游斌 }H#C<:A
性别:男 }H#C<:A
教学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宗教研究所 }H#C<:A
职称:副教授 }H#C<:A
学术背景: }H#C<:A
江西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 }H#C<:A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 }H#C<:A
北京大学哲学及宗教学系,博士 }H#C<:A
英国剑桥大学哲学系、古典文学系、神学系访问学者 }H#C<:A
国外进修情况: }H#C<:A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访问学者 }H#C<:A
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H#C<:A
美国加尔文大学、旧金山联合神学院(GTU)访问学者 }H#C<:A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访问学者 }H#C<:A
哈佛大学任“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H#C<:A
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H#C<:A
2000年1月 泰国清迈大学,参加“亚洲神学与文化”国际会议,提交论文“Creation Stories in Chinese and Biblical Tradition: a cross-textual comparative approach” }H#C<:A
2001年7月 泰国曼谷,参加“亚洲神学与文化”国际会议,提交论文“The Role of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 Theology: a case study for the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doing theology in Asia” }H#C<:A
2001年9月 中国兰州大学,“原创文化与当代教育”,提交论文《渊源与传统:渊源与传统:原创文化概念对圣经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H#C<:A
2002年7月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亚洲神学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Asian Theology and Global Ethic: A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ng Asian Theolog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H#C<:A
2003年8月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北欧与中国学者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Contextual Theology? Syncretic Theology?” }H#C<:A
2004年5月 香港中文大学第一届“华裔圣经学者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一个上帝、多个名字:旧约中神的名称问题与明清时期上帝译名之争之间的跨文本阅读” }H#C<:A
2004年12月 美国圣安东尼奥(St. Antonio),“圣经研究协会”与“美国宗教学会”年会(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提交论文:Bibl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hinese Christian Theology。 }H#C<:A
2006年4月 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主讲“中国基督教概况”,“圣经翻译与文化变迁:中国少数民族的圣经接受史”等专题。 }H#C<:A
学术论文: }H#C<:A
1. <斐洛Logos思想研究>,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第21期,北京,1996年 }H#C<:A
2. <仁礼之间>,《道风汉语基督教学刊》,第九期,香港,1998年7月 }H#C<:A
3. <科学与文化处境:访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杰弗里. 罗依得(Sir Geoffrey Lloyd)>,《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1月,兰州。 }H#C<:A
4. 《智慧与圣灵:从比较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哥林多前书>》,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论文,1999年7月,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世顺奖” }H#C<:A
5. <基督教中的“自由”传统>,《2000民族哲学宗教》,民族出版社,北京,2000年 }H#C<:A
6. Creation Stories in Chinese and Biblical Tradition: a cross-textual comparative approach, PTCA Bulletin, 2000, Chiang Mai, Thailand }H#C<:A
7. <希伯来国家的起源及其模式>,《2001民族哲学与宗教》,民族出版社,北京,2001 }H#C<:A
8. <渊源与传统:原创文化研究对圣经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原创文化研究”2001年兰州会议,2001年9月 }H#C<:A
9. <保罗的神学人类学>,《基督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2001年 }H#C<:A
10. <希伯来传统中的国家合法性问题>,《哲学研究》,北京,2002年3月 }H#C<:A
11. <历史终结论的新解释及其批判>,《国外理论动态》,北京,2002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3月21日全文转载 }H#C<:A
12. <中国古代宗教在儒家中的理性化及其限制>,《湖南社会科学》,长沙,2002年3月;《人大复印资料·宗教学》全文转载 }H#C<:A
13. <全球化的文化基础及其困境>,《科学·经济·社会》,兰州,2002年6月 }H#C<:A
14. <希伯来传统中的“人伦”与“天伦”关系之研究>,《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2年5月 }H#C<:A
15. <智慧文学:希伯来理性主义及其与启示传统的关系>,《宗教学研究》,成都,2002年6月 }H#C<:A
16. <走向渊源:汉语学术语境中的圣经研究>,《汉语基督教研究所通讯》,香港,2002年第一期 }H#C<:A
17. <寻找新的传统:评邢福增《陈崇桂基要主义思想研究》>,《建道学刊》,香港,2002年第二期 }H#C<:A
18. <渊源与传统:原创文化概念对圣经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原创文化与当代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H#C<:A
19. 〈是(being)与终极实在:从希伯来传统的角度观之〉,《原创文化与存在论研究》,2005年 }H#C<:A
20. 〈谁的圣经?何种神学?〉,《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香港,2003年夏季刊 }H#C<:A
21. Contextual Theology? Syncretic Theology?,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s Sino-Nordic Conference”, Lapland, August 2003 }H#C<:A
22. Asian Theology and Global Ethic: A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ng Asian Theolog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for Theologies and Cultures in Asia, Hong Kong, June, 2004, pp. 193-205. }H#C<:A
23. <处境神学?还是混合神学?>,《基督教宗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3千字。 }H#C<:A
24. <多元民族文化中的基督教: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调查报告>,《金陵神学志》,南京,2004年9月,13千字。 }H#C<:A
25. 《王韬与中文圣经翻译》,《金陵神学志》,2006年第3期, 108-125页。 }H#C<:A
26. 《回到大问题意识:论现代社会与宗教》,《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第4期,1-7页。 }H#C<:A
27. 《先知精神与摩西宗教:希伯来宗教的轴心突破之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7 (26), 179-201页。 }H#C<:A
28. 《在史学与神学之间的圣经解释学:与汉森谈当代圣经研究》,《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7 (26),321-330页。 }H#C<:A
29. “Christianity in a Culture of Ethnic Pluralism: Report on Christianity among the Minorities of Yunnan”, Chinese Theological Review, American Theological Library Association引用来源期刊, 2007(19), pp. 100-124。 }H#C<:A
30. 《被遗忘的译者:中国士人与中文圣经翻译》,《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7年7月。 }H#C<:A
31. “Literacy, Canon and Social Reality: Socio-cultural Dimension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Bible among Ethnic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Ching Feng, 2007, June, Hong Kong. }H#C<:A
32. 《论人文学科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及教学策略》,《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H#C<:A
33. 《从余英时的获奖看人文学科的评价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周报》 }H#C<:A
34. 《王韬与中文圣经翻译》,《恩福》,2007年23期12-15页;24期21-24页。 }H#C<:A
著作与译作: }H#C<:A
1. 合著《生命言说与社群认同:希伯来圣经五小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006年再版)。繁体字版《五小卷研究》(香港:基督徒学会,2004) }H#C<:A
2. 《希伯来圣经的文本、历史与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H#C<:A
3. 译作《施特劳斯与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H#C<:A
4. 译著《美国宗教史》,中共中央统战部内部资料,2001年,北京 }H#C<:A
5. 合译《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H#C<:A
}H#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