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DVBUY@
虽说海内外炎黄子孙几千年来一直保留清明着祭祖、扫墓的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祖先牌位早就淡出人们视线。不过在成都,收藏家郑华却迷上了这项颇为冷门的收藏,至今已收集了1470多块牌位。 FGDVBUY@
据郑华透露,去年10月,他已经获得了四川省文物和文化部门关于建立私人博物馆的批文,目前正在筹划建立国内首个以牌位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 FGDVBUY@
牌位涵盖400多个姓氏 FGDVBUY@
春日的蓉城,薄雾遮挡住了阳光,郑华带成都商报记者走上了公寓顶层的阳台。在角落靠墙的地方,搭了一个屋顶,形成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半开放空间,里面密密匝匝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牌位。 FGDVBUY@
记者看到,摆放的牌位中,大的有2米见方,上面装饰华丽,背后还藏有暗格,暗格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小的则只有约两指宽。 FGDVBUY@
“收藏这些牌匾,不能用水擦。”郑华拿着干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去上面的灰尘。他一边擦一边告诉记者,有些牌位的暗格是用墨写成,如果沾了水,会把原来的字迹弄污,“这里只摆了几百个,还有很多包裹好放在仓库里。” FGDVBUY@
据郑华介绍,他从2000年开始收集牌位,到现在一共收藏了1470多个,涵盖400多个姓氏,其中单姓牌位372个,复姓牌位67个。 FGDVBUY@
“这些牌位的年代大都在清代到民国年间。”郑华称,他目前收集到的牌位当中,最早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一块姜姓先祖的牌位,最大的则是清代前期“谢世历代始高曾祖考妣神位”,该牌位高2.63米,宽2.23米左右,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谢氏先祖的神位和对联,下层的神龛则供奉着土地、财神等各路神仙。 FGDVBUY@
机缘巧合迷上冷门收藏 FGDVBUY@
“收藏这个(牌位)是无意识开始的。”郑华指着一块金漆上色的郑氏牌位告诉记者,自己结缘牌位收藏始于2000年3月,当时他回德阳老家,看到一块做工非常精美的牌位,“我原来是木匠,搞过雕刻,我发现它简直是一件艺术品。”于是,郑华几百元买下了这块牌位。 FGDVBUY@
但郑华的举动当时被亲戚朋友好一通数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再收集牌位。直到后来,郑华用木工手艺对这块牌位进行修复,他渐渐痴迷于其中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并渐渐迷上了收藏牌位。 FGDVBUY@
郑华介绍说,那块牌位上花纹精美复杂,匾额上有二龙戏珠、寿山福海图案,两侧则有凤穿牡丹、金瓜花纹,寓意吉祥富贵、多子多孙,而在牌位的“小回廊”立着两个狮子,“这叫太师少师,寓意出将入相。”郑华说,牌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吉祥语言和美好寓意浓缩于一体,雕刻精美,其文化价值非常高。 FGDVBUY@
这些牌位还具有深远的史料价值。“你看,这块彭氏牌位,是一块官氏牌位。”郑华指的牌位上写着"冠带大宝",就是指这位郑氏祖先当年考中举人以上,受过官爵。他还从暗格中发现了更多的信息,“祖先牌位不仅记录了当时人的职位、生平,还记录了彭氏族系的变迁。” FGDVBUY@
“收藏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郑华说,在收藏牌位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不常见的姓,如“初”、“百”、“女”、“油”、“盐”、“酱”、“醋”等,“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FGDVBUY@
打算筹建私人主题博物馆 FGDVBUY@
郑华这几年一直奔走各地,希望收集到更多的牌位,更希望唤起各界对牌位背后文化内涵的重视。“现在很多人把家搬到城市,对于祖先的牌位并不重视。”郑华说,很多老堂屋年久失修,祖先牌位就扔在那里,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他觉得,这是一种文化的流失。 FGDVBUY@
“任何一个家族,都有郡望和堂号,可以追溯其发源地。”郑华说,祖先牌位是一个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他拿出一块“彭城堂”的牌位,“这是刘氏最为著名堂号。”据郑华介绍,彭城是刘姓郡望,也是汉家刘氏的发源地,许多刘氏宗族都将自家的祠堂称为“彭城堂”,以表明是正宗的汉家后裔。 FGDVBUY@
“从宋代修百家姓,有504个姓,我已经收藏了400多个。”郑华说,他的收藏已经得到不少藏家的关注,“以前有收藏界的朋友来,想把我的藏品买走,但我觉得这是对祖先的一种亵渎。” FGDVBUY@
郑华透露,自己现有的地方太小,摆放不下所有收藏,他打算筹建全国第一个由私人申报的祖先牌位百家姓博物馆。郑华说:“我考虑建成后的博物馆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