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年届古稀的中学退休教师游任遂,忽然有了写作冲动,即频频向温州日报、侨商报、鹿城时报投稿,命中率几近百分之百。八旬之后,游老师开始写起书来,先后出版了《历代古文名篇选注》及其增订本、《杂草集》、《百草集》。去年岁末,已九十二高龄的游老先生,又出了第五本书《涵容斋文选》。
耄耋之人著书立说,并非绝无仅有,如巴金、季羡林、文怀沙等人瑞大师,挑战生命极限,有生之年仍笔耕不辍。但是,游老先生跟那些大师们不一样,他的条件差多了,没有助手与秘书,没有经纪人,更没有强势的名人或大集团在背后充当推手,啥事都得亲为,撰稿、誊写、编辑、校对全由他一人包揽,还得自掏腰包印书,可见出书难度之高。
游任遂先生上世纪30年代末就读于旧制师范,毕业后一直当语文教师。原温师院的学术“台柱”游任逵教授是他长兄,国学大师戴家祥是他姐夫,戴又是“现代国学第一人”陈寅恪的密友。这好几层的亲友关系,直接影响着游任遂先生的志向情趣,促成他的深厚文字情结。先生在职期间,教务繁冗,没时间没精力动笔;赋闲之后,无牵无挂,一身轻松,于是就一心扑在文字上。游先生烟酒不沾,不打牌不搓麻,耐得住寂寞,安安静静、从从容容地写他的文章,编他的书稿。
当初出版两本《历代古文名篇选注》,是出于他对中学文言教材存在问题的思考。他认为,选入中学教材的诸篇古典诗文,注释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还有不少“硬伤”,有“谬种流传,误人不浅”之嫌,所以他花了几年时间,查典籍,找出处,作比较,做起了非常繁琐而枯燥的训诂学问。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几度春秋,40万言的《选注》终得完稿,为当今中学文言文教学做出了贡献。
《杂草集》《百草集》是两本随笔文集,题材广泛,感悟深刻,文风平朴,读来清新明快。
新近出版的《涵容斋文选》收录了作者106篇千字文,内容涉及文史知识和艺人轶闻,材料翔实,分析到位,见解独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还有部分文章涉及乡风民俗、挚友旧事,充满地域风情和人生况味,老人热爱生活、珍视友谊的情怀可见一斑。编辑这本书确实不容易,他在前言中写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觉我已是92岁的老翁了。今年(指2010)八月不顾年老体弱,便开始选编,带病坚持月余,完成书稿付梓以了却心愿。
游任遂老师很谦虚。他说:其实我天赋很差,爱好虽多,但没有一样能成“家”的,文豪朱光潜曾说:“文学不是高不可攀,人人都可以做文学家,不过学习的方法要对头”。我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故不能成“家”。
游老师还说:自费出书,主要是赠给亲友、同事、同学看的。有些好处大家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可也。
粗略统计一下,迄今为止,游任遂老师已出书5本,共计80万字。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