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飲食風俗 z#gebr~_\
作者﹕鄧正梁 z#gebr~_\
z#gebr~_\
冬至傳統上是喜慶氣氛濃重的節期。冬至日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長,白晝最短,冬至日的前夜稱為「冬至夜」。冬至日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俗諺「冬至交九」,從冬至日開始即進入「數九天」,以九天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就會過去,稱為九九數盡。古時冬至節氣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冬至節以往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所以又俗稱「亞歲」。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指冬至的禮俗如同過新年春節一樣隆重。冬至還有「新正」、「如正」、「喜冬」、「交冬」、「消寒節」、「一陽節」、「履長節」、「小年」 等稱謂。 z#gebr~_\
z#gebr~_\
在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消陽長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為地雷復卦,稱冬至一陽生。2010年冬至是在12月22日,太陽位於黃經270度,直射南回歸線。《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冬至前後,加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由此可知從漢代起冬至是國定假日。江蘇的相當一部分地區,如蘇中蘇南一帶,會把冬至稱為小年。冬至亦代表舊的一年快過。 z#gebr~_\
傳統上冬至節風俗很多,如迎日、戴一陽巾、薦黍糕、吃百味餛飩、獻冬至盤和冬至糰等。冬至飲食風俗,最早見於《晉書》「周嵩母李氏,常冬至飲酒舉觴,賜三子」的記載。又《風土記》:「天日(即冬至)……粥糰追蔭,微納休昌。」大意是說,冬至陽氣歸內,食熱粥使腹中熱,物入易消化。沈約《宋書》也有「冬至朝賀..……作赤豆粥」的記載。可見,晉南北朝,冬至節以食粥為俗。 z#gebr~_\
z#gebr~_\
到唐代,冬至飲食風俗始有變化。據《翰林志》說:唐學士冬至各有賞賜,所賜食品有「時果、新茗、瓜曆,是為經制」。還特別規定,冬至日,學士不受朝,而是「俱入進名,奉賀受賜」,赴宴賜酒,歡度節慶。 z#gebr~_\
z#gebr~_\
北宋時,冬至節開封「唐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餺飥」之諺。當時貴家富豪更是求奇,把餛飩做成各種顏色放在金銀器中,謂之「百味餛飩」(《咸淳歲時記》)。 z#gebr~_\
z#gebr~_\
清朝,冬至飲食風俗更是名目繁多奇特。據《清嘉錄》記載:冬至「比戶磨粉為糰,以糖、肉、菜果、紅豆沙、蘿菔(蘿蔔)絲為餡,……並以糰送,名曰冬至糰」。這種食品類似包子,其內餡有鹹甜、葷素之分。然而,清代冬至節,各地食風不盡相同。 z#gebr~_\
z#gebr~_\
蘇州地區過冬至節,親朋好友要用禮盒,送一種類似「春盤」的食品,送節者「提筐擔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盤」。而杭州府,冬至則是「煮赤豆飯,蒸新米糕」。金華人「冬至,各設酒肴」舉家歡慶。中國北方有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傳說在漢朝的醫聖張仲景體念家鄉鄉民在寒冬中工作的辛苦,在冬至那天利用羊肉等祛寒的藥材包在麵皮中,作成耳朵的樣子,給鄉民們治病補身,這個藥方的名字叫作「祛寒嬌耳湯」,嬌耳就是餃兒。中國南方則有吃湯圓等甜食的習俗,江浙一帶在冬至吃湯圓外,還要吃桂花酒釀,並祭祖,蘇州還有桂花冬釀酒,只在此時節上市。大湯圓有餡的「粉團」是用於晚上祭祖,而無餡較小的粉圓用於早上拜神。祭祖之後還有將湯圓粘在門窗上,稱為「冬節圓」,等乾燥以後再給孩子們吃,有保佑健康成長之用。福建的福州一帶則在冬至吃「米圓」為俗。按惠安人說冬至「故食米圓,凡陽象圓……冬至陽始生,則為米圓,以象陽圓圓也」(《惠安縣誌》)。廣東順德冬至節,各宗族設盛宴,「則以魚肉臘味蜆菜雜烹,環鼎而食之,謂之『邊爐』」。清人多把這種擁爐聚飲稱為「扶陽」。冬至掃墓叫「過冬紙」。 z#gebr~_\
z#gebr~_\
《台灣府志》(一六九六)卷七記載:「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是日,長幼祀祖、賀節,略如元旦」。在台灣冬至的湯圓有紅白兩色,另有較大的湯圓,內包有芝麻、花生、或鮮肉等內餡。 z#gebr~_\
z#gebr~_\
總之,冬至節的由來與「迎陽」的風俗有關,因「凡陽象圓」的思想,使冬至飲食風俗以吃圓形食物為主,最初是乞求來年五穀豐收,後來演變有助陽強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