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8064阅读
  • 221回复

中华游姓聚居地(草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10-03-09
   (注) /此为收录游学京的文章 F>*w)6 4~  
             走访湛江游姓村庄之5-----南渡河南、北两西村   F>*w)6 4~  
F>*w)6 4~  
       今年年初四,我走访麻参村之后,我继续走访了南渡北西村,北西村要坐船才能到达。因为天气冷,河面烟气笼罩,看不了太远。北西村始祖八七公是明朝初从松竹镇溪头村迁至于始,人口有一千多人,是雷州附城的一条自然村。       我和道和叔来到村里经过打听后,才找到了村里的宗长游权家里。我说明来意后,他非常的欢喜,他希望我如果有时间的话,多走访一下湛江游姓,他也想在他有生之年能够续修一本湛江游氏族谱,因为湛江游氏出之溪头,这也是游权宗长的一大梦想。我们一边谈一边走,很快就到了他村里的祠堂。祠堂也是去年才重修好的,也很有气派。我们参观了祠堂后,就和他聊到他村的族谱之事。但他说南边西村的族谱比他们还有全,又有八十多岁的游尚傑老宗长在,游尚傑宗长又对两边村的族谱有一定的了解,因为两村都是八七公的后裔,拜访南渡南西村是最好不过了,所以我们在游权宗长的带领下返回南渡南西村。   F>*w)6 4~  
       渡南西村是雷州南兴镇的一条自然村人口也是一千多人,始祖是清朝康熙年从南渡北西村迁过来的。我们在游权宗长带领下很快就找到了游尚傑老宗长的家,老宗长精神很好,他还给我们说了他村里的事和湛江古代的历史,老宗长提到一个元朝的时候福建人迁到雷州半岛的故事。元朝的时候,皇帝视察来到了雷州半岛,看到了雷州东西洋的地势平坦,都是长了一些篙草,这个地方可以开发种田。但是这里人烟稀少,不知道从哪里找来那么多人,最后皇帝想到福建莆田那边人多,陆路水路方便。但是如果都是男人也不好,因为这个地方人少,男的下来找不到老婆也不行,最后皇帝想到要的人是;家里单丁的不要,没有老婆的不要,就是要家里兄弟多,又有老婆的人,连老婆孩子一起带下来的。那时候福建莆田的人不肯下来,都是给官兵给把双手反绑在后面强行拉到雷州半岛的,因为我们雷州半岛百分之八十人都是福建福田人的后裔。老宗长来提到我们雷州半岛的老人走路一般都双手反会后面走路,这就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习惯。这也是一个历史的传说而已,不知是真还是假,谁都不知道。后来我就提起我年内走访了李西村的事,叫他们派人去走访一下,他们说会尽快派人去的。我还看了他村的族谱和他们合影之后我就踏上返回遂溪的路。
[ 此帖被游宣虎在2010-03-09 16:24重新编辑 ]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10-03-11
现湛江市共辖二县:遂溪县、徐闻县,五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开发区,代管三个县级市: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 F>*w)6 4~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中华游氏网|游氏论坛|华夏游氏网|游氏宗亲网|游氏中文网|游氏家谱网| http://www.chineseyou.com/bbs,原文地址:http://www.chineseyou.com/bbs/read.php?tid=11152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10-03-17
<游姓聚居地>        (注) /此为收录游小聪的文章 F>*w)6 4~  
茅店街 F>*w)6 4~  
F>*w)6 4~  
F>*w)6 4~  
这恐怕是鄱阳湖上数不清的港汊内最短最简朴的一条小街。 F>*w)6 4~  
    我无法丈量它从历史演算一路风雨而来,走进我少年的视野和记忆有多长,但我在秋雨潇潇中,见证了她生命的终结,终结于我们熟知得时常回望的那个年代。     从童年玩到少年的这条街放倒了,游彭两姓的街邻离开了拥挤陈旧的小街,凭各自的能力在新的地盘上造大房子。地面上尽是摔碎的瓦砾片儿,儿时许多梦想由此破灭了,唯一能延续下来的,只有零散的记忆碎片。 F>*w)6 4~  
    在我的精神领域,茅店街依然存活首,每当我回忆起她时,她好像总在那里等着我的到来。 F>*w)6 4~  
F>*w)6 4~  
    二十几间门店分两排相面而立,门户对开,给它送来几分繁荣气息的是街前通向鄱阳湖的一条港汊,还有从景德镇到九江,又从九江返景德镇的挑帮车夫。一只只载货运贾的帆船,在驶进这条二十多里长的湖汊之后,沿岸卸货下客,到这里是最后一岸。挑帮车扶吭哧而来,独轮车碾在街面上的条条槽痕,积累着这街承受风雨岁月的深浅,五趾撒 开的脚板,反复踩踏而磨光的石条,印照着小街的沧桑面容。 F>*w)6 4~  
    茅店街正前方二十里的一条湖汊上同样镶嵌一条街,称做“埠”,不游不足三里的一条街也叫作“市”,条件相媲,借水发财,无以上下。茅店街称“街”,不无广告之嫌,听其前面的那个“茅”字,可见它知后扬起的灰尘是多么的轻飘。本其然,它短得你在街的这头说话,那头的人可听出说话者是谁,说了些什么话;窄得人挑柴禾担子,当街右肩了左肩,两端的柴禾可抵触街面鼓皮;店舍的低矮让孩子们捡一颗石子扔出去,保准掉不了人家的瓦片上;也不说不准有谁家的屋脊高出我的屋梁,那空档,定是草毡来弥补;更说不准,放牛娃牵几条牛过街,公牛发情,当街骑在母牛身上,干了那事之后,再扭动尾巴在快感余兴中悠然地走开去。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说的是景德镇这个千年瓷都,所烧制的陶瓷质优一多品全乃天下咸称。而豪饮长江水的九江为七省通衢之要塞,商贸集散兴盛。两地缺陷并存,谁都不能一统天下,你要借我的码头作跳板,我要在你的市井抢摊位,优势互补就成了期货交割的必然,这一环节除了水上运送之外,一部分便由挑帮车夫来完成。 F>*w)6 4~  
    茅店街立足的这块土冈就是往来挑帮车夫歇伙的地方。这里东去张家岭还远着,西到流芳市也有三里之遥,待这片土风踩出一条黄土路来的时候,附近游彭二姓眼睛雪亮,预感商机的来临,识见之十就着土冈的走向搭起几间简陋的茅草棚子,桂起酒旗,招揽南来北往的挑帮车夫。如此一来,茅店街成了这条道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驿站。 F>*w)6 4~  
    大凡码头商埠都是这样生长起来的吧,有了人气,便有了吆喝,有了吆喝,便有了交易。 F>*w)6 4~  
F>*w)6 4~  
  在我挨着墙壁鼓皮学会走路的那一年,全国刮起了一场“革命风暴”,我就是伴着这个年代懵懂长大的。那时即便街面少有商人过往,也少了那份吆喝吵闹,却能从那什么样的铺子经营什么行当的街面上,嗅到飘散不远的往日气息。虽说货无店空,弃商从农,但还是一支小小的队伍,在声声息息地制造单薄街面的悠厚绵长,那就是成天接风箱抡铁锤的铁匠铺,敲敲打打补锅补脸贫补车胎的修理铺,皇帝老子的头都敢摸的剃头店。 F>*w)6 4~  
    茅店街占据着都昌的地盘,却一色的湖口腔,说话软锦,拖音又长,比正宗的都昌话更有韵味。“摩托卡”的故事就来源于这里。茅店街人的话语中多有“么得嘎”一词,意为问人家什么的,几个下放茅店街的九江知青把这话听成了“摩托卡”。这一话柄在九江和都昌、湖口等地传开来,只要一听茅店街人,对方无不善意地调侃:“摩托卡”。 F>*w)6 4~  
    现代人交际精明,听你话音便知是何方人也。在都昌,有人问我:“你是湖口的?”我说:“不,跟湖口交界,春桥茅店街人。”到湖口,人家又问:“你是湖口哪里?”“流芳人。”对方信以为真,便以老乡相称多了几分亲热。我也曾纳闷过,窨是茅店街话影响了流芳市腔,还是流芳市话染化了茅店街音。大人说,解放前,茅店街与流芳市相隔三里,举目相望,来往频繁,加之边缘之地,你的地盘有我的村庄附和,我的区域也有你的寨子掺杂,相似的话音,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承接了下来。 F>*w)6 4~  
四     许多名气十足的老街,既有艺术渗透的一面,也有诗文书面讲述的一面,当然还少不了当地知名人士的支撑,汇集一起就是文化底蕴在流淌。茅店街匆促登场,扮演的是小家子气的角色,以我推测,它从起初的几间茅棚到我见到的这般模样,是几历了多次脱胎换骨的嬗变的。这也足见小街人对这片土地的忠诚,他们想把茅店街做大做强做红火,是作了何等的努力的。 F>*w)6 4~  
    有一句话:穷是命穷,苦是根苦。茅店街人常用这话来宽自己的心,要想挖掉穷苦的命根。只有勤快,除耕种好整块整垅的田地外,还在沟边港坎上锹起一墩墩土,施了肥,栽了瓜秧,可摘得南瓜、冬瓜、黄瓜、丝瓜、豆角、萝卜、青菜,日日有摘,季季不绝;又出奇的会养鸡供猪,一户一年供不出两三头肥猪,不算养猪户,养不到几十只鸡,是你妇人没有用。呆不住的男人还不港捕鱼捞虾,那时鱼虾多啊,打一场风暴,门前的水沟通到水港,水一泄,斗水而来的鱼儿急得团团转,门槛脚下可捡到鱼。茅店街果树少。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只桃子几只李子,为了孩儿口袋不少吃,秋末冬初,娘们就带上存袋和红薯点心,清早走三十多里到武山上寻摘野猴枣子(山楂),这枣子就是现今葫芦串糖衣包着的果仁,只是野猴枣小得多,味儿酸涩。娘们傍晚肩找一袋子回家,孩子们抢着连叶带籽一起吃,看电影看戏也要抓几把放在口袋里,就是晚上睡觉,孩儿把藏在枕头下的猴枣子压得紧紧的,生怕跑了。 F>*w)6 4~  
    茅店街人所做这一切,为的是滋补家中零花钱,解解老人孩子的嘴馋,藉以表现家中过日子的多变戏法和衣食盈余,小街人的魅力,总可博得外村人的效仿。 F>*w)6 4~  
五 . F>*w)6 4~  
    游彭二姓组阁了茅店街,也组阁了这里的世俗生活。 F>*w)6 4~  
    小时候,街东口有一颗两三人难以合抱的柳树,草帽都会掉落后脑勺。扭摆身腰的枝条把个小稻场撑起一片绿荫,树下放着一块夯厚的青石,方便着进街出街的过客在石上歇上一歇。吃饭时,街人手上端着饭碗,脚却管不住地往树下蹭来。坐的、站的、蹲的,不论游姓彭姓,也不论是男是女,聚到树下,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谈几段刚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惊天动地的国际国内奇闻。 F>*w)6 4~  
生产队长一天三次站在这树下的石块上,“哒哒嘀——”地吹响手中的铜号,喝唤街人下畈。游彭二姓的劳力找起工具,毫不紊乱说说笑笑地交错着走出小街,游姓到四方舍,彭姓到彭桓六,接受派工下地。这有点像城里人,住在一个宿舍区,却不在同一个楼道里上班。收工时,两姓劳力又从不同的方向回到小街。虽说住在小街上的两姓力出工回家不方便,但谁都因着沾了街的光而不曾抱怨过。   F>*w)6 4~  
两姓人代表着两个生产队在一条街上混居,生活秩序却一样的和谐协调,逢年过节的,你家煮了几只鸡蛋,我家蒸了几笼粑,妇人都会在洗刷什物的桥板上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换家事,说不准等一下会笑吟吟的端了一碗送上门让你尝尝;见某人家的小孩穿了新衣服,这家主人思忖着,今天得址几段布来,明天师傅就进了门,缝纫机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家里来客人,虽说小酒小肉小菜,打不了牙祭,总也要拉上三两个街邻来作陪。都有煎豆粑,熬糖糕等习俗,只要一户开头,二户三户便跟上,生怕落了伍;少了用具,提前问妥,少了帮夫,叫谁谁到,炊烟滚滚,香气袅袅。石磨转动的咿呀声、粑模子印粑的咯咯声、刀切糖块的嚓嚓声,交织成一首忙碌余庆之典。迈着三寸金莲的奶奶,忙着打下手,在收拾这满筐满箩的食物时,总少不了说:“豆粑香香,装满瓮缸,来年春上,肚里不荒”。 F>*w)6 4~  
    茅店街不光是小街人的,还是游彭两姓几个村庄的。不知从何时起,两姓的祖人约定俗成。凡是已故的老人出殡,都得到茅店街上游一转再上山。因此,老人寿终前不少叮嘱家人,死后一定要在茅店街上走一圈,这样也没枉沾小街的光。出殡前,子孙就盘算着怎么进怎么出,哪儿歇棂,放几眼铳,总想把游街的路线拉得长一些,白事办得体面一些,借机显显殡仪的场面,亮亮自己的孝心。 F>*w)6 4~  
六十年代中期,春桥公社建在茅店街东口的一块空旷上,畏之以供销社、邮电所、兽医站、食品站等小机关。一只喇叭成天对着小街叫,举拳头喊口号的队伍也突然会从小街上走过,还有文艺宣传队也在街口拉场子演戏…… F>*w)6 4~  
    茅店街的新事越来越多,值得人们记忆的旧事也越来越珍贵了 F>*w)6 4~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中华游氏网|游氏论坛|华夏游氏网|游氏宗亲网|游氏中文网|游氏家谱网| http://www.chineseyou.com/bbs,原文地址:http://www.chineseyou.com/bbs/read.php?tid=7826
[ 此帖被游宣虎在2010-03-17 09:53重新编辑 ]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0-03-24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收录-游学京的文章 F>*w)6 4~  
F>*w)6 4~  
F>*w)6 4~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F>*w)6 4~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F>*w)6 4~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 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F>*w)6 4~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 F>*w)6 4~  
F>*w)6 4~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 此帖被游宣虎在2010-03-24 16:54重新编辑 ]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0-03-24
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江西省介于北纬24°7′至29°9′,东经114°02′至117°97′之间。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 F>*w)6 4~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江西,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境内高速公路达2206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线、浙赣线纵横贯穿全境。航空和水运便捷。 F>*w)6 4~  
  江西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有2处世界遗产、2处世界地质公园;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0个省级森林公园;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风景如画的柘林湖、浓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盖率60.05%,居全国前列。江西矿产资源丰富。 F>*w)6 4~  
  江西名人辈出、文化璀璨。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江西红色文化闻名中外。  江西物产丰厚、品种多样。景德镇的瓷器源远流长,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闻名中外,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来源于国外对中国瓷器的认识。樟树的四特酒,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清、香、醇、纯”,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脑茶叶,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南丰蜜桔,历史上是皇室贡品。此外,还有庐山云雾茶、中华猕猴桃、赣南脐橙、南安板鸭、泰和乌鸡、江铃汽车、凤凰相机、金圣卷烟等,列入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种有9件。 F>*w)6 4~  
  江西产业齐备、特色鲜明。江西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建国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绿色农产品成为重要增长点,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绿色食品数量达916个,居全国前列;有机食品数量415个,居全国第一位;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3家,其中国家级14家。江西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有了较好的基础;光电、高精铜材、优特钢材、特种车船、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特色化工、绿色食品、度假旅游、新型服务等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y{\K:     F>*w)6 4~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约于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F>*w)6 4~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朝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F>*w)6 4~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F>*w)6 4~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F>*w)6 4~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F>*w)6 4~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F>*w)6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F>*w)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F>*w)6 4~  
F>*w)6 4~  
离线游月生
发帖
453
金钱
4060
贡献值
45
交易币
0
好评度
65
家乡
广东省惠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10-03-24
楼主辛苦了,可以看到很多资料谢谢
居安思危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10-04-23
440000 广东省 F>*w)6 4~  
440100广州市,440101市辖区,440103荔湾区,440104越秀区,440105海珠区,40106天河区,440111白云区,440112黄埔区,440113番禺区,440114花都区,440115南沙区,440116萝岗区,440183增城市, 40184从化市, F>*w)6 4~  
F>*w)6 4~  
440200韶关市,44020市辖区,40203武江区 ,40204浈江区,40205曲江区,40222始兴县,40224仁化县,440229翁源县,40232  乳源瑶族自治县,440233新丰县,440281乐昌市 ,40282南雄市, F>*w)6 4~  
F>*w)6 4~  
440300深圳市,440301市辖区,440303罗湖区,440304福田区,440305南山区 ,40306宝安区 ,40307龙岗区,440308盐田区 , F>*w)6 4~  
F>*w)6 4~  
440400珠海市,40401市辖区 ,40402香洲区,440403斗门区 ,40404金湾区 F>*w)6 4~  
F>*w)6 4~  
440500汕头市,440501市辖区,440507龙湖区 ,40511金平区,440512濠江区,440513潮阳区,40514潮南区,440515澄海区,40523南澳县, F>*w)6 4~  
F>*w)6 4~  
440600佛山市,44060市辖区 ,40604禅城区 ,40605南海区,40606顺德区,440607三水区,440608高明区 , F>*w)6 4~  
F>*w)6 4~  
440700江门市,440701市辖区 ,40703蓬江区,440704江海区,440705新会区,440781台山市,440783开平市,440784鹤山市,440785恩平市, F>*w)6 4~  
F>*w)6 4~  
440800湛江市,440801市辖区 ,40802赤坎区,440803霞山区,440804坡头区,440811麻章区,440823遂溪县,440825徐闻县,440881廉江市,440882雷州市 ,40883吴川市 , F>*w)6 4~  
F>*w)6 4~  
440900茂名市,40901市辖区,440902茂南区,40903茂港区,440923电白县,40981高州市,40982化州市,440983信宜市 F>*w)6 4~  
F>*w)6 4~  
441200肇庆市,41201市辖区,41202端州区,441203鼎湖区 ,41223广宁县,441224怀集县 ,41225封开县,41226德庆县,441283高要市,41284四会市 , F>*w)6 4~  
F>*w)6 4~  
441300惠州市,441301市辖区 ,41302惠城区,441303惠阳区,441322博罗县,441323惠东县,41324龙门县, F>*w)6 4~  
F>*w)6 4~  
441400梅州市,441401市辖区,441402梅江区,441421梅 县,441422大埔县,41423丰顺县,441424五华县 ,41426平远县,41427蕉岭县 ,41481兴宁市, F>*w)6 4~  
F>*w)6 4~  
441500汕尾市,441501市辖区,41502城 区 ,41521海丰县 441523陆河县,441581陆丰市, F>*w)6 4~  
F>*w)6 4~  
441600河源市,41601市辖区,441602源城区,441621紫金县,41622龙川县,441623连平县,441624和平县,441625东源县 F>*w)6 4~  
441700阳江市,441701市辖区,441702江城区,41721阳西县,441723阳东县,41781阳春市, F>*w)6 4~  
F>*w)6 4~  
441800清远市,441801市辖区 ,41802清城区,41821佛冈县,441823阳山县,441825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441826连南瑶族自治县,441827清新县,41881英德市,41882连州市 F>*w)6 4~  
F>*w)6 4~  
441900东莞市 gg0rkg  
gg0rkg  
442000中山市 gg0rkg  
gg0rkg  
445100潮州市,45101市辖区,45102湘桥区,45121潮安县,45122饶平县, gg0rkg  
gg0rkg  
445200揭阳市,445201市辖区,45202榕城区,45221揭东县,45222揭西县,445224惠来县,45281普宁市 gg0rkg  
gg0rkg  
445300云浮市,445301市辖区,45302城区,445321新兴县,45322郁南县,445323云安县,445381罗定市 gg0rkg  
gg0rkg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10-04-23
45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450100南宁市,450200柳州市,450300桂林市,450400梧州市,450500北海市,450600防城港市,450700钦州市 ,450800贵港市 ,450900玉林市,451000百色市,451100贺州市 , 451200河池市 ,451300来宾市,451400崇左市 ) gg0rkg  
gg0rkg  
450100南宁市,450101市辖区,450102兴宁区 ,45103青秀区,45105江南区,450107西乡塘区 ,45018庆区 ,50109邕宁区,450122武鸣县,450123隆安县,450124马山县 , 450125上林县,450126宾阳县 ,450127横 县 , gg0rkg  
gg0rkg  
450200柳州市450201市辖区,450202城中区,450203鱼峰区,50204 柳南区,450205柳北区,450221柳江县,450222柳城县,450223鹿寨县,450224融安县,450225融水苗族自治县,450226三江侗族自治县 gg0rkg  
gg0rkg  
450300桂林市 450301市辖区 450302秀峰区 450303叠彩区 450304象山区450305七星区450311雁山区450321阳朔县450322临桂县 450323灵川县450324  全州县450325兴安县 450326永福县 450327灌阳县 450328龙胜各族自治县 450329资源县 450330平乐县 450331荔蒲县 450332恭城瑶族自治县 gg0rkg  
gg0rkg  
450400梧州市450401市辖区 450403万秀区450404蝶山区 450405长洲区450421苍梧县 450422藤 县 450423蒙山县450481岑溪市 gg0rkg  
gg0rkg  
450500北海市 450501市辖区 450502 海城区 450503银海区 450512 铁山港区 450521合浦县 gg0rkg  
gg0rkg  
450600防城港市 450601市辖区 450602港口区 450603防城区 450621上思县 450681东兴市 gg0rkg  
gg0rkg  
450700钦州市 450701市辖区 450702钦南区450703钦北区 450721灵山县 450722浦北县 gg0rkg  
gg0rkg  
450800贵港市 450801市辖区 450802港北区 450803港南区 450804 覃塘区450821平南县 450881桂平市 gg0rkg  
gg0rkg  
450900玉林市 450901市辖区,450902玉州区,450921容 县450922陆川县 450923博白县450924兴业县450981北流市 gg0rkg  
gg0rkg  
451000百色市 451001市辖区 451002右江区 ,451021田阳县451022田东县 451023平果县 451024德保县 451025靖西县 451026那坡县 451027凌云县 451028乐业县 451029 田林县 451030西林县 451031隆林各族自治县 gg0rkg  
gg0rkg  
451100贺州市 451101市辖区451102八步区 451121昭平县451122钟山县451123富川瑶族自治县 gg0rkg  
gg0rkg  
451200河池市 451201市辖区 451202金城江区 451221南丹县 451222天峨县 451223凤山县 451224东兰县 451225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451226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451227巴马瑶族自治县 451228都安瑶族自治县451229大化瑶族自治县 451281宜州市 gg0rkg  
gg0rkg  
451300来宾市 451301市辖区 451302兴宾区 451321忻城县 451322象州县451323武宣县 451324金秀瑶族自治县451381合山市 gg0rkg  
gg0rkg  
451400崇左市 451401市辖区 451402江洲区451421扶绥县 451422宁明县 451423龙州县 451424大新县451425天等县451481凭祥市 gg0rkg  
离线游文强

发帖
3531
金钱
6010
贡献值
20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07
家乡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10-04-23
楼主好强大啊,顶你一个, gg0rkg  
可别忘记我们这边也有姓游的啊! gg0rkg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大麦屿岗仔头 铁龙头 路丝礁 gg0rkg  
这3个地方为我们游氏群居地。 gg0rkg  
分散的几户其他村也有。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10-04-24
引用第81楼游文强于2010-04-23 16:41发表的  : gg0rkg  
楼主好强大啊,顶你一个, gg0rkg  
可别忘记我们这边也有姓游的啊! gg0rkg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大麦屿岗仔头 铁龙头 路丝礁 gg0rkg  
这3个地方为我们游氏群居地。 gg0rkg  
分散的几户其他村也有。 gg0rkg  
gg0rkg  
台州游家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陈屿岗仔头   我正在收集这里的资料,请文强宗亲多多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