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920阅读
  • 33回复

[风水堪舆]中国风水学教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0-30
                                     行为地理学 ^<`uyY))Q  
^<`uyY))Q  
^<`uyY))Q  
^<`uyY))Q  
  行为地理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的新学科。它研究不同阶级、阶层,不同人对各种地理 ^<`uyY))Q  
^<`uyY))Q  
环境所作出的行为和决策。具体地说,它着重研究人的主观因素。诸如心理状态、感觉 ^<`uyY))Q  
^<`uyY))Q  
经验和理性思维影响地理环境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uyY))Q  
^<`uyY))Q  
  行为地理学认为:所有影响人作出决策和行动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人在 ^<`uyY))Q  
^<`uyY))Q  
空间中的行为不是没有约束的,而受到个人本身及社会因素的种种影响。 ^<`uyY))Q  
^<`uyY))Q  
^<`uyY))Q  
^<`uyY))Q  
                                     心理场理论 ^<`uyY))Q  
^<`uyY))Q  
^<`uyY))Q  
^<`uyY))Q  
  心理场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心理学史上,将之归在完形心理学范畴。研究" ^<`uyY))Q  
^<`uyY))Q  
场"的鼻祖是德国人勒温(Kuriewin890-1947)。 ^<`uyY))Q  
^<`uyY))Q  
  勒温将心理场定义为"心理生活空间"       (PaychologicalLife ^<`uyY))Q  
^<`uyY))Q  
  Space )即"综合可能事件的全体"。这包括三个因素: ^<`uyY))Q  
^<`uyY))Q  
  ①准物理事实,即人类心目中的自然环境; ^<`uyY))Q  
^<`uyY))Q  
  ②准社会事实,即人类心目中的社会环境; ^<`uyY))Q  
^<`uyY))Q  
  ③准概念事实,即人类思想概念与现实的差异。 ^<`uyY))Q  
^<`uyY))Q  
  这里的"准"即非真正实物,只是主观感受,这就区别了现实和心理两种不同概念。勒 ^<`uyY))Q  
^<`uyY))Q  
温采用数学、物理学以及拓扑几何学的方法描绘了心理场的特征,按拓扑学的概念,心 ^<`uyY))Q  
^<`uyY))Q  
理场为没有大小尺寸。没有固定形状的无限柔软的塑性体,"如此规定的空间名为形势 ^<`uyY))Q  
几何学(拓扑几何学)的空间,申言之,即为不用测量而加以规定的数学关系;在形势 ^<`uyY))Q  
^<`uyY))Q  
几何学的空间之内,没有距离的规定,据形势几何学的观点,一滴水完全和地球相等, ^<`uyY))Q  
^<`uyY))Q  
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体也无可区别。"他用数学中的约旦曲线直观地将心理场表现出来。 ^<`uyY))Q  
^<`uyY))Q  
  与心理场对应的是物理场(环境空间)共处于一个大系统中,优美的环境空间应该是 ^<`uyY))Q  
^<`uyY))Q  
心理空间的物化体现。这不正是中国风水中所追寻的"气'与"形"的关系吗? ^<`uyY))Q  
^<`uyY))Q  
  关于中国风水中的"气",即"精"、"元",论述颇为丰富。《张子正蒙注·太和》说:" ^<`uyY))Q  
^<`uyY))Q  
物各为一物,而神气之往来于虚者,原通于氤氲之气,故施者不各施,受者乐其受,所 ^<`uyY))Q  
^<`uyY))Q  
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拾芥,磁石引铁,不知其所以然而感"。老子称气为"其细 ^<`uyY))Q  
^<`uyY))Q  
无内,其 ^<`uyY))Q  
^<`uyY))Q  
  外无大,充盈天地";《庄子·外篇》:"气变则有形,形变而有生"等等。 ^<`uyY))Q  
^<`uyY))Q  
  在西方,判定中国风水中"气"的自然科学含义的工作最早是由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 ^<`uyY))Q  
^<`uyY))Q  
(1676-1716  年)开始,他提出了'气"即以太的见解。"气,在我们这里可以称之为'以 ^<`uyY))Q  
^<`uyY))Q  
太',因为物质最初完全是流动的,毫无硬度,无间断、无终止,不能分两部分。这是人 ^<`uyY))Q  
^<`uyY))Q  
们所想象的最稀薄的物体。"       (摘自《致雷蒙德的信:论中国哲学》) ^<`uyY))Q  
^<`uyY))Q  
  李约瑟引证《吕氏春秋·精道》后,在他的著作《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4Sect》 ^<`uyY))Q  
^<`uyY))Q  
中说:"在古代中国关于物理世界的构思中,连续性波和循环是占优势地位的。在这里, ^<`uyY))Q  
^<`uyY))Q  
'精'有时差不多可以翻译成为辐射能。" ^<`uyY))Q  
^<`uyY))Q  
  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何祚庥对"气"作出了更趋科学的评述:" 自然科学里的'以太',只能 ^<`uyY))Q  
^<`uyY))Q  
作为传递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假想的介质而存在,'以太'和实物仿佛是隔绝的,但 ^<`uyY))Q  
^<`uyY))Q  
张载和王夫之认为'气'和'形'是相互转化的。因而他们所提出的'气'与其说接近以太,不如 ^<`uyY))Q  
^<`uyY))Q  
说更接近现代科学所说的场。"       (摘自何祚庥《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 ^<`uyY))Q  
^<`uyY))Q  
  灌耕编译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提到:在中国哲学中,气"明确表达了场 ^<`uyY))Q  
^<`uyY))Q  
的思想"。 ^<`uyY))Q  
^<`uyY))Q  
  至此,西方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这方面是如此地领先于西方人,以致我们差不多可 ^<`uyY))Q  
^<`uyY))Q  
以冒险地猜测;如果社会条件有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国人可能首先通过磁学和电学 ^<`uyY))Q  
^<`uyY))Q  
的研究,先期转到场物理,而不必经过撞球式的阶段了。"              (摘自李约瑟,《Science。 ^<`uyY))Q  
^<`uyY))Q  
andCivilizationinChina》)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0-30
  医学地理学 ^<`uyY))Q  
^<`uyY))Q  
^<`uyY))Q  
^<`uyY))Q  
  医学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医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新兴边缘科学,主要是 ^<`uyY))Q  
^<`uyY))Q  
研究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也涉及具有地区特征的"公害病"的研究。 ^<`uyY))Q  
^<`uyY))Q  
  医学地理学最早是由于对某些具有地区性特征的疾病调查研究而开展起来的。例如, ^<`uyY))Q  
^<`uyY))Q  
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疾病都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 ^<`uyY))Q  
^<`uyY))Q  
密切,病区分布很有规律,病区中环境化学元素异常。找到了病因,然后才有可能控制 ^<`uyY))Q  
^<`uyY))Q  
病源,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当前,医学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已大大拓宽,主要包括: ^<`uyY))Q  
^<`uyY))Q  
疾病地理学、健康地理学、环境医学、医学地理制图等几个分支研究领域。 ^<`uyY))Q  
^<`uyY))Q  
  l )疾病地理学。疾病地理学是医学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包括: ^<`uyY))Q  
^<`uyY))Q  
  ①与环境生物因素有关的疾病地理,如血吸虫地理、疟疾地理、丝虫病地理、黑热病 ^<`uyY))Q  
^<`uyY))Q  
地理等。 ^<`uyY))Q  
^<`uyY))Q  
  ②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的疾病地理,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都属于"碘缺 ^<`uyY))Q  
^<`uyY))Q  
乏症";而当饮水中含氟量超过1 毫克/升时,会引起地方性氟中毒。 ^<`uyY))Q  
^<`uyY))Q  
  ③与环境物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地理,如医疗气象地理、高原疾病地理、海洋疾病地理、 ^<`uyY))Q  
^<`uyY))Q  
热带疾病地理等。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0-30
  ④病因复杂的疾病地理,如恶性肿瘤的人群分布和地区分布呈现鲜明的地理区域性特 ^<`uyY))Q  
^<`uyY))Q  
征,中国每年因胃癌而死亡者有十六万人,高死亡率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和沿海各 ^<`uyY))Q  
^<`uyY))Q  
省,并有聚集性发病现象。调查认为,食物中的亚硝胺类、霉菌污染、家族史等都是胃 ^<`uyY))Q  
^<`uyY))Q  
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各胃癌高发区的危险因素并不相同,更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uyY))Q  
^<`uyY))Q  
  2 )健康地理学。健康地理学是医学地理学领域中一个新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主要是 ^<`uyY))Q  
^<`uyY))Q  
研究生命现象或过程的空间模式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它包括长寿地理、保健地理、 ^<`uyY))Q  
^<`uyY))Q  
营养地理、疗养地理等。根据研究,在山区疗养地,有利于高血压、胃溃疡、动脉粥样 ^<`uyY))Q  
^<`uyY))Q  
硬化、心血管系统等慢性病的疗养;而在海边的疗养地,有利于肺病、贫血、糖尿病、 ^<`uyY))Q  
^<`uyY))Q  
呼吸系统疾病的恢复。1986 年,国际自然医学会就确定四个人类长寿区:巴基斯坦的洪 ^<`uyY))Q  
^<`uyY))Q  
萨、前苏联的格鲁吉亚、南美的厄瓜多尔和中国的新疆。由于人类的居住区内存在着对 ^<`uyY))Q  
^<`uyY))Q  
人类最适宜到最不利的各种环境条件,如何为人类最优控制和综合改进环境提供更多的 ^<`uyY))Q  
^<`uyY))Q  
科学依据,正是医学地理学评价的目的。 ^<`uyY))Q  
^<`uyY))Q  
  3 )环境医学。环境医学主要是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一门独立 ^<`uyY))Q  
^<`uyY))Q  
学科。由于人类活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已造成无数公害。正因为如此,环 ^<`uyY))Q  
^<`uyY))Q  
境污染当然也成了医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uyY))Q  
^<`uyY))Q  
  4 )医学地理制图。反映医学地理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 45. -P  
45. -P  
医学地理制图。一幅好的医学地理图具有直观性、综合性、整体性、精确性等特点,可 45. -P  
45. -P  
以直观地表达疾病流行和健康状况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构成医学地理的主要内容,从而 45. -P  
45. -P  
有助于对疾病进行时空变化的逻辑思考和动态研究。 45. -P  
45. -P  
  如今,医学地理学研究方兴未艾,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研究内容不仅涉及人群疾病和 45. -P  
45. -P  
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规律,疾病发生、流行和健康状况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且还 45. -P  
45. -P  
涉及具有地理学特色的医疗保健机构的设施的合理配置和医学地理区划。这一新兴的学 45. -P  
45. -P  
科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45. -P  
45. -P  
  除上之外,在医学界,如环境医学、医疗气象学等,也注意到学科交叉的研究有助于 45. -P  
45. -P  
探讨天文、气象及地质、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如据科学统计证明,一个人出生时的 45. -P  
45. -P  
天文气象等环境条件,对于此人一生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至于这些环境因素对于住 45. -P  
45. -P  
居及住者的命运有何作用和如何作用的,现代科学也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参见夏廉 45. -P  
45. -P  
博著《人类生物气象学》) 45. -P  
45. -P  
  在八十年代末期,美国又兴起宇宙气场养生学,其主要思想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气场 45. -P  
45. -P  
是否相符合会影响人的健康、情绪,进而影响到事业的兴衰。这是钢筋混凝土为代表的 45. -P  
45. -P  
现代建筑,解决了人类居住问题的同时,忽略了人与自然因素造成的反思。 45. -P  
45. -P  
  与宇宙气场养生学类似的"生态气场优选学","环境气场优选学"等相继在国外出现。 45. -P  
45. -P  
由此提出了"生态建筑"、"生物住宅"。"文明建筑"等等。 45. -P  
45. -P  
  综上所述,广义上的中国风水学已非中国独有。与中国风水学理论相近似的各类学科 45. -P  
45. -P  
相继崛起,正在探索天地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风水虽经千百年的经验及实践积累, 45. -P  
45. -P  
在定性上悟出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感应关系,但其奥秘尚未全部揭开,还有待科学的最 45. -P  
45. -P  
后考验和定论。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0-30
                                      环境心理学 45. -P  
45. -P  
45. -P  
45. -P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门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 45. -P  
45. -P  
也就是从人文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立场研究环境对人的行为、性格、感 45. -P  
45. -P  
觉、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其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改造环境的主动状态以及环 45. -P  
45. -P  
境对改造的接受状态;二是对环境的"认识型"和行动进行改造…… 45. -P  
45. -P  
  行为型的分析。 45. -P  
45. -P  
  一种观点,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认为只有环境影响才对身心发展起作用。心理学家 45. -P  
45. -P  
卢因把行为和影响因素归纳为一个公式:即行为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微观行为 45. -P  
45. -P  
是由环境的各个因素引起的;而宏观行为则是由环境整体引起的"。 45. -P  
45. -P  
  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行动,首先就要了解环境,于是提出了"环境知觉问题"。而环境知 45. -P  
45. -P  
觉是否充分,取决于感觉能力。这颇似中国风水中所说的:人对气场的感知,即"气感"。 45. -P  
45. -P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划分为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象征环境。 45. -P  
45. -P  
  物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和构筑环境。对于自然环境,主要考虑人的行为空间、气象、 45. -P  
45. -P  
风土等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分析人的性格差异。对于构 45. -P  
45. -P  
筑环境,即人工环境,主要考虑与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住房建筑问题。这便是中国风 45. -P  
45. -P  
水千百年来的一再论证的"环境气场"。 45. -P  
45. -P  
  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45. -P  
45. -P  
  象征环境,是从美学立场出发,考察环境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作为一 45. -P  
45. -P  
种象征,如何对人类起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对环境起作用的过程。中国风水中的"寻龙" 45. -P  
45. -P  
象征传统建筑中的图腾取象及室内屏风、中堂等装饰证明了这种象征环境的实际意义。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0-30
第四课 风水学的方术探源 45. -P  
45. -P  
45. -P  
45. -P  
术数的建立 45. -P  
45. -P  
  中国传统文化(或称本土文化)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以儒家为代表,诸子为附庸的 主流派;二是以道家为代表,揉和方技术数为知识体系的非主流文化,或称实用文化。 考古和地下发现证明,古代真正流行的书籍主要是后者。直接可追溯到早期文明和史前 时代,似是人类共同的原始思维。目前,出现了——“萨满类型”文化是以中国为代表 45. -P  
45. -P  
的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更具普遍性的世界文化论点。 45. -P  
45. -P  
  中国方技术数,简称方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曰术数,是研究宇宙天地为主的知识体系; 术数,亦称数术。二曰方技,是研究人体为主的知识体系。术数又有两种含义:一、是 指策略、权术,如《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 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二、是指法制、治国之术,即指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 45. -P  
45. -P  
等数理,来推测社会与人事的变化和发展趋向。这里的术,就是方法、技术;数指宇宙 45. -P  
45. -P  
及人事的生灭规则,也可以理解为世事的气数和命运。 45. -P  
45. -P  
   术数,作为学科的一个类目,始于西汉。汉成帝颁诏书,重整先秦散失书籍,按学科 45. -P  
45. -P  
分类。如《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 45. -P  
45. -P  
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 45. -P  
45. -P  
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 45. -P  
45. -P  
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 45. -P  
45. -P  
向卒,哀帝复使问子侍中奉车都尉欲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 45. -P  
45. -P  
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上述史称刘歆《七 45. -P  
45. -P  
略》,这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按学科分类。 45. -P  
45. -P  
    《汉书·艺文志》将术数分为六种:一天文,二历谱,三五行,四蓍龟,五杂占,六 45. -P  
45. -P  
形法。并界定了术数的学科范围:“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至清朝乾 45. -P  
45. -P  
隆年间,修订《四库全书》时,术数包括: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 45. -P  
45. -P  
阴阳五行、杂技术七类。天文和历法已成为独立学科。从中国学术史上看,“术数”始 45. -P  
45. -P  
终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是客观存在的。中国风水学,即堪舆是术数中的一种,是不争的事 45. -P  
45. -P  
实。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10-30
术数文字记载 45. -P  
45. -P  
    “术数”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的甲骨”。据考古学家的考证,殷代出土的甲骨, 45. -P  
45. -P  
大多记载了中国文明初期的占卜资料。由此,可推断中国古代的占卜活动,应起始于远 45. -P  
45. -P  
古时期蒙昧的原始社会。另一种说法,术数源自于在原始社会伏羲时代出现的河图和洛 45. -P  
45. -P  
书。河图和洛书记载了中国古老的术数学的“数”,即规则。商代和西周的甲骨证明, 45. -P  
45. -P  
术数在商周时期至少存有两种形式,一是卜,一是筮。中国文化史上的珍宝《周易》就 45. -P  
45. -P  
产生于这个时期。后来卜筮成了一个合成词,成为一切占卜活动的代表。卜高于筮。卜 45. -P  
45. -P  
是用龟甲或兽骨做卜骨,经过钻,凿等加工处理,然后放在火上灼,根据灼后的龟甲或 45. -P  
45. -P  
兽骨裂出的兆象,推测判定事物的吉凶。在甲与骨两种卜具中,龟甲高于牛骨、龟卜一 45. -P  
45. -P  
般都是王或部族首领采用方法。“卜’字表示的是龟甲灼裂的形态。 45. -P  
45. -P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说:“三五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后来,宋代 45. -P  
45. -P  
编辑的《太平御览》在卜法篇中记载有蚕卜。虎卜、鸡卜、鸟卜、樗蒲卜、十二棋卜、 45. -P  
45. -P  
竹卜。牛蹄卜等多种杂卜 45. -P  
45. -P  
   西汉司马迁《龟策列传》为龟卜研究专著。 45. -P  
45. -P  
   清初胡熙在雍正年间出版《卜法详考》四卷。 45. -P  
45. -P  
   在西汉成书的《灵棋经》二卷为记载杂卜的专著。灵棋,即是《太平御览》中著录的 45. -P  
45. -P  
十二棋卜。 45. -P  
45. -P  
   由此,卜筮所用工具,带有“灵气”的自然物,如:龟甲、蓍草。竹枝等,让位于人 45. -P  
45. -P  
造“灵气”物。蓍是生长在我国北部地区的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一本多茎,有 45. -P  
45. -P  
的茎可达六七十根以上。蓍草的茎和叶含有芳香油,能够散发一种香味,全草皆可入药, 45. -P  
45. -P  
因此古人把它奉为灵草,神草。蓍草与龟甲、兽骨均具有长寿、神灵的象征。南方没有 45. -P  
45. -P  
蓍草,占筮则多用竹枝、竹棍。 45. -P  
J#$U<`j*G  
   在我国影响最大的筮法是《周易》中记述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简称“易卦”,基本符 J#$U<`j*G  
J#$U<`j*G  
号为“- -”和“一”),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火珠林卦法,俗称“六爻卦”、“文王课”。 J#$U<`j*G  
J#$U<`j*G  
在《周易》之前有两种筮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商出土的数字卦多由一四五 J#$U<`j*G  
J#$U<`j*G  
六七八组成,周出土的数字卦则多一个九字;商周数字卦中没有二、三、四这三个数字, J#$U<`j*G  
J#$U<`j*G  
是为避免一、二、三、四相互混淆而采用当时已经公认的归并方法,这种由经过归并之 J#$U<`j*G  
J#$U<`j*G  
后记下的数字卦可称为“归藏”。与“归藏”相反,采用一二三这三个最小数字写成“- J#$U<`j*G  
J#$U<`j*G  
- -”画卦即被称为“连山”(山与三同音)。后世,把《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总 J#$U<`j*G  
J#$U<`j*G  
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周易》是周文 J#$U<`j*G  
J#$U<`j*G  
王时代的易。《连山易》由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周易》则以乾卦开始。 J#$U<`j*G  
J#$U<`j*G  
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 J#$U<`j*G  
J#$U<`j*G  
   在商朝武丁到帝辛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一”字。据古文字学家的考证,“一” J#$U<`j*G  
J#$U<`j*G  
即古代的筮字。现在经考古出土文物可知《周易》之前筮有两种。一是由“一”“- - -” J#$U<`j*G  
J#$U<`j*G  
组成的画卦:如图2-3  所示为刻在商末周初的铜甗和铜罍上的画卦。二是张政娘先生 J#$U<`j*G  
J#$U<`j*G  
考证出来的卦字卦,如图2-4 所示。 J#$U<`j*G  
J#$U<`j*G  
J#$U<`j*G  
J#$U<`j*G  
  插图 J#$U<`j*G  
J#$U<`j*G  
  T2-3 :商末周初的画卦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0-30
  T2-4 :由张政粮先生考证的数字卦 J#$U<`j*G  
J#$U<`j*G  
J#$U<`j*G  
J#$U<`j*G  
术数的发展 J#$U<`j*G  
J#$U<`j*G  
   筮,也可以叫数卜,是以记数组成卦的方法来进行推测的一种术数方法。如用蓍草或 J#$U<`j*G  
J#$U<`j*G  
其他可数物为工具,按照一定规则,得出一组数字成为卦,来推测判定事物吉凶变化。 J#$U<`j*G  
J#$U<`j*G  
   春秋战国时期,术数随着八卦与周易、阴阳五行、星象学、天干地支等的发展,逐步 J#$U<`j*G  
J#$U<`j*G  
出现星占、筵箪、相阴阳、占梦、占寝兆、攘择等多种形式。其中产生了术数中著名的 J#$U<`j*G  
J#$U<`j*G  
三式太乙、六壬和遁甲。并由此,创造了六壬式盘和太一九宫盘(西汉出土文物)。这 J#$U<`j*G  
J#$U<`j*G  
是中国风水罗盘的早期模式。 J#$U<`j*G  
J#$U<`j*G  
   秦汉时期,术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41 一公元前87)术数名 J#$U<`j*G  
J#$U<`j*G  
家者有“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历家”、“天人家”、“太乙家”(《史 J#$U<`j*G  
J#$U<`j*G  
记·日者列传》)。此时,中国风水已成熟并广为应用。 J#$U<`j*G  
J#$U<`j*G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术数走上了易卦的道路。汉朝先后出现了 J#$U<`j*G  
J#$U<`j*G  
《焦式易林》、《京房易》和《太玄经》三大术数派别。《焦式易林》是根据一年二十四 J#$U<`j*G  
J#$U<`j*G  
节气,把八八六十四卦分派到全年,以卦直日,创立了新的筮法。同时,它又把每一卦 J#$U<`j*G  
J#$U<`j*G  
都能变为六十四卦,并给所有的卦都记载了繇辞(有部分卦的繇辞重复),使繇辞数量 J#$U<`j*G  
J#$U<`j*G  
达到四千条之多,成为后世“签书”之祖。扬雄的《太玄经》则依周易的办法,对周易 J#$U<`j*G  
J#$U<`j*G  
八卦前的古筮法进行探索,创造了以“一”“- -”“- - -”三种基本符号组成的四爻卦。 J#$U<`j*G  
J#$U<`j*G  
京房接受了《焦式易林》的以卦直日法,并融汇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学说,发展和创 J#$U<`j*G  
J#$U<`j*G  
立了纳甲、飞伏、世应等一整套专门术语。成为后来以钱代蓍的火珠林法的源头。以钱 J#$U<`j*G  
J#$U<`j*G  
代蓍,简单方便,广播民间。火珠林卦法,以钱代蓍,故又称“钱代蓍法”。其法三步 J#$U<`j*G  
骤:画卦、装卦、断卦。在后世颇为盛行。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谶书、杯珓和灵棋经等 J#$U<`j*G  
J#$U<`j*G  
多种术数形式。 J#$U<`j*G  
J#$U<`j*G  
    目前,仍在世上流传的术数典籍:《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断易大全》(筮法); J#$U<`j*G  
J#$U<`j*G  
《六壬金口诀》(六壬);《渊海子平》、《命理探源》(八字批命);《麻衣神相》、《柳应相 J#$U<`j*G  
J#$U<`j*G  
法》(相术);《推背图》(谶书)等。 J#$U<`j*G  
J#$U<`j*G  
   术数,无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异的 J#$U<`j*G  
J#$U<`j*G  
意识形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部分。术数与我国先民对自然与社会运动的 J#$U<`j*G  
J#$U<`j*G  
认识等密不可分,渗透在中国古代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有大量的民俗民风的史 J#$U<`j*G  
J#$U<`j*G  
料。 J#$U<`j*G  
J#$U<`j*G  
   中国术数典籍浩如烟海,术数学包容量极其博大,涉及面及其广泛。在历史上,中国 J#$U<`j*G  
J#$U<`j*G  
术数为天文学、气象学、数学、规划和建筑学、哲学、军事学、医学和历法等都曾发生 J#$U<`j*G  
J#$U<`j*G  
过启示性和开拓性的作用。有的术数典籍本身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规划和 J#$U<`j*G  
J#$U<`j*G  
建筑学或哲学的名著。 J#$U<`j*G  
J#$U<`j*G  
   术数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它们的本质、终极目的,就是预测。那么,人需不需要预知 J#$U<`j*G  
J#$U<`j*G  
自己的未来?人能不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人怎样才能正确地预知自己的未来?在批 J#$U<`j*G  
J#$U<`j*G  
判和剔除术数中的迷信和神秘成分后,今人能不能在现代科学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J#$U<`j*G  
J#$U<`j*G  
上,创立一门崭新的、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人类预测学?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 J#$U<`j*G  
J#$U<`j*G  
预知未来,即是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和欲望,又是人类社会向科学 J#$U<`j*G  
J#$U<`j*G  
提出的合理要求。 J#$U<`j*G  
J#$U<`j*G  
   中国的术数学,惟其称为“术数”,原理依据是:人为自然界天与地作用的产物,人 J#$U<`j*G  
J#$U<`j*G  
在天地间生存、运动;宇宙万物都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人、天、地及宇宙万物的运动 J#$U<`j*G  
J#$U<`j*G  
无一不受着一种“数”的制约。那么,“数”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 J#$U<`j*G  
J#$U<`j*G  
    “数”的存在形式是怎样?是点?是线?是力?是波?是场?是联系?是规律?这是 J#$U<`j*G  
J#$U<`j*G  
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也是揭示中国术数,乃至中国风水奥妙的中心问题。我们相 J#$U<`j*G  
J#$U<`j*G  
信,通过认真研究和探索,终有一天,会揭开其中的奥秘,获得科学的发现和认识。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10-30
                                   第五课 阴阳五行说 J#$U<`j*G  
J#$U<`j*G  
J#$U<`j*G  
J#$U<`j*G  
                                           综述 J#$U<`j*G  
J#$U<`j*G  
J#$U<`j*G  
J#$U<`j*G  
  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 J#$U<`j*G  
J#$U<`j*G  
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毛泽东 J#$U<`j*G  
J#$U<`j*G  
J#$U<`j*G  
J#$U<`j*G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易经》,中国文化又称为河洛文化。 J#$U<`j*G  
J#$U<`j*G  
J#$U<`j*G  
J#$U<`j*G  
  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 J#$U<`j*G  
J#$U<`j*G  
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的初步思 J#$U<`j*G  
J#$U<`j*G  
想因素。“一阴一阳谓之道”是阴阳学说的精髓。阴阳五行,是我国人民所独创的一种 J#$U<`j*G  
J#$U<`j*G  
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风水学的各个方面均遵循这一原 J#$U<`j*G  
J#$U<`j*G  
则。阴阳与五行是两个基本概念。 J#$U<`j*G  
J#$U<`j*G  
J#$U<`j*G  
J#$U<`j*G  
                                        阴阳学说 J#$U<`j*G  
J#$U<`j*G  
J#$U<`j*G  
J#$U<`j*G  
  阴阳概念起源于夏朝,其依据是成书于夏朝的《连山》一书。《连山冲中已出现阴爻“- J#$U<`j*G  
J#$U<`j*G  
-”和阳交“一”。《山海经》称:“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说《连山》;黄帝得河图, J#$U<`j*G  
J#$U<`j*G  
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J#$U<`j*G  
J#$U<`j*G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 J#$U<`j*G  
J#$U<`j*G  
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概念,最早时,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叫阳, J#$U<`j*G  
J#$U<`j*G  
背阴的一面叫阴。继而不断引申,进一步广泛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所有现象。阴阳概 J#$U<`j*G  
J#$U<`j*G  
念成为阴阳学说是周朝以后,特别是《易经》对阴阳进行了全面概括,成为系统、完整 J#$U<`j*G  
0j1I  
的阴阳学说。 0j1I  
0j1I  
0j1I  
0j1I  
   l )阴阳属性 0j1I  
0j1I  
  世间任何事物均可以分为相反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阴阳现象无所不在。阴阳的划 0j1I  
0j1I  
分规律是: 0j1I  
0j1I  
  凡类似:明亮的、上面的、外面的、热的、动的、快的、雄性的、刚强的以及单数的 0j1I  
0j1I  
属阳; 0j1I  
0j1I  
  凡类似:黑暗的、下面的、里面的、寒的、静的、慢的、雌性的、柔弱的以及双数的 0j1I  
0j1I  
都属阴。 0j1I  
0j1I  
0j1I  
0j1I  
   2 )阴阳规律 0j1I  
0j1I  
  阴阳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特点, 0j1I  
0j1I  
处在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 0j1I  
0j1I  
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素间阴阳应象大论》日:“阴在内,阳守之,阳在 0j1I  
0j1I  
外,阴之使也。”阴阳对立,即是指自然的万物万象,其内部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 0j1I  
0j1I  
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诸如:电有正负极,磁场有阴阳极(南北极),原 0j1I  
0j1I  
子由“正”电子核和“负”电子构成,建筑物有阴面,阳面,山南为阳,水南为阴等等。 0j1I  
0j1I  
阴阳转化,即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种属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消彼长,彼进 0j1I  
0j1I  
此退,且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易经·系辞》曰:“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 0j1I  
0j1I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月焉。”俗称“风水轮 0j1I  
0j1I  
流转”即是阴阳转化运动中的结果。 0j1I  
0j1I  
0j1I  
0j1I  
  中国古人对阴阳依存。对立、转化的论述,具有了现代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与认识论。 0j1I  
0j1I  
阴阳始终处在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变化出现反常,即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应。《易经·系 0j1I  
0j1I  
辞》曰“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中国风水学就是人类在居住选址、规划、建筑活动 0j1I  
0j1I  
中,寻求阴阳平衡的具体科学技术。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10-30
五行学说 0j1I  
0j1I  
0j1I  
0j1I  
  五行学说的产生,学术界至今处于争议之中。 0j1I  
0j1I  
   史学界认为:“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是孟子。孟子是五行学说的创始者,孟子说五百年 0j1I  
0j1I  
必有王者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有余岁……等近乎五行推 0j1I  
0j1I  
运的说法。比孟子稍后的邹衍,扩大五行学说,成为阴阳五行家。”①哲学界认为:“五 0j1I  
0j1I  
行的明文见于《尚书·洪范》(相传为西周初年文字,据考证可能是战国时代所作)。五 0j1I  
0j1I  
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 0j1I  
0j1I  
日从革,土爰稼墙。”易学界认为:“五形学说是与阴阳学说同步产生的。” 0j1I  
0j1I  
0j1I  
0j1I  
   l )五行属性汉董仲舒在《尚书·洪畴》中将五行抽象为五种物质属性,不仅仅是五 0j1I  
0j1I  
种物质。五行学说归纳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元”构成的,自 0j1I  
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五种“元”不断运动和相互作 0j1I  
0j1I  
用的结果。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生灭 0j1I  
0j1I  
灭的规律和原因。这个观念是朴素而又唯物的,与近代科学“元素周期表”和“物质不 0j1I  
0j1I  
灭”规律极其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0j1I  
0j1I  
   五行特性:木一具有生发、发达的特性; 0j1I  
0j1I  
   火一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0j1I  
0j1I  
   土一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0j1I  
0j1I  
   金一具有清净、收杀的特性; 0j1I  
0j1I  
   水一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6107
贡献值
2778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10-30
  五行归类 0j1I  
0j1I  
0j1I  
0j1I  
  2 )五行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规律。 0j1I  
0j1I  
0j1I  
0j1I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生的关系中,具有它生、生它,即顺生、 0j1I  
0j1I  
逆生两个方面的关系。逆生,又叫亢乘,即五行亢乘。 0j1I  
0j1I  
  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同样,相克的关系中,也具有克它、它克, 0j1I  
0j1I  
即顺克、逆克两个方面的关系。逆克,又叫反悔,即五行反悔。依其排列,规律为“顺 0j1I  
0j1I  
次相生,隔一相克”。古称“比相生,间相胜。”顺时针为顺生、顺克;逆时针为逆生、 0j1I  
0j1I  
逆克。即:水木火土金五者,相近的依次生成,水生木,木生火……依此类推;五者又 0j1I  
0j1I  
间隔一个相克,如水克火,木克土,直至金克木……周而复始。这种生克关系是固定的, 0j1I  
0j1I  
“逆之则乱,顺之则治。” 0j1I  
0j1I  
0j1I  
0j1I  
  为什么五行会“顺次相生”呢?古人认为冰能滋润树木;木能燃烧产生火;火能使燃 0j1I  
0j1I  
烧后的东西变成灰土;土里面能找到金属、矿物;寒冷的金属表面润泽,能产生露水, 0j1I  
0j1I  
而且五形中唯有金属遇热溶化后变成液体状态——这样形成一个促进性的循环。 0j1I  
0j1I  
  为什么五行会“隔一相克”呢?古人认为:水能够灭火;火能够熔化金属;金属制品 0j1I  
能够砍伐树木;树木的根能够穿透土壤;土能够吸收水份使之消失——这样形成一个抑 0j1I  
0j1I  
制性的循环。 0j1I  
0j1I  
  五行相生相克,构成一个循环链,周而复始。现代科学发现的元素周期规律证实了中 0j1I  
0j1I  
国古代五行周期变化的合理性。五行与阴阳结合,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 0j1I  
0j1I  
学说是中国风水学,乃至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如:中医、天文、地理、军 0j1I  
0j1I  
事、政治、经济等学科的总原则。有了阴阳五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推动和维持一切事 0j1I  
0j1I  
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变化与消亡。 0j1I  
0j1I  
  五行相生相克图 0j1I  
0j1I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