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南通好人 yMZHUd
yMZHUd
“父亲生前常常感叹南通人好,说到南通是来对了地方。”游可方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次政治风潮中,作为“有政治问题的外来户”,他家却得到许多好心人、邻居、同事和单位的关爱和帮助,这让游涵清终身难忘。 yMZHUd
yMZHUd
“我父亲因为所谓的政治问题丢了工作那段时间,母亲在唐闸工人医院(现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上班,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六口人,医院总想照顾我家,可我母亲就是不愿写生活补助申请。医院便想了个办法,让我父亲给他们讲授英语,以便发讲课费补贴家用。到后来,不管他去不去上课,医院都照样给发讲课费。”说起这段往事,游可方仍感慨不已。 yMZHUd
yMZHUd
南通好人保护、帮助游家的事还有很多。游可方1968年初中毕业,按当时的政策要下乡,但居委会以家里老人需要照顾为由,硬是没让他去。文革期间,江西方面派人来南通调查游涵清的事,气势汹汹地责问为什么给他“摘帽子”,当年的居委会主任刘扣珍不客气地答道:“符合摘帽的条件。” 文革闹得最凶的那段时间,居民中凡有“政治问题”的人家基本都被抄了家,唯独游家例外得到保护。 yMZHUd
yMZHUd
活着就要回馈社会 yMZHUd
yMZHUd
作为经历过中华民族最深重灾难的老人,游涵清见过太多的家庭破碎、生离死别,见过太多人抛洒热血、宁死不屈,知恩图报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他心里,他常说:“我能活着全是偶然,受惠于社会就要回馈社会。” yMZHUd
yMZHUd
1964年,游涵清14岁的二儿子在上海同济医院做心脏手术,因故不幸身亡。游涵清从小在教会医院长大,懂得医疗标本对于医学的重要性。他强忍悲痛,主动建议医院对儿子遗体进行解剖,并做成科学实验标本用于教学,避免再发生类似不幸。但院方不忍,最终还是在完成医学解剖后进行了遗体火化。 yMZHUd
yMZHUd
1992年,77岁的游涵清正式立下遗嘱:“奉献遗体供教研解剖之用,对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提倡科研,对人民都有利”。2005年后,90多岁高龄的游涵清又连续两次立下捐赠遗体的遗嘱,并亲自请公证部门作了公证。 yMZHUd
yMZHUd
2013年4月25日12时50分,游涵清在市康复医院去世,游可方与通大医学院及时联系,妥善完成了老人最后的心愿。 yMZHUd
yMZHUd
记者徐超 王虹蔚 yMZHUd
yMZH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