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906阅读
  • 22回复

[问题]陕西转运史游世雄(游师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34
金钱
54611
贡献值
193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69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6-13
游师雄与昭、乾陵文物保护 G@P+M1c  
张德臣
G@P+M1c  
    作为封建社会官场显要人物的游师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过特殊的贡献。 G@P+M1c  
    游师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字景叔,京兆府武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西北武功镇)人。年轻时跟随张载学习,中进士后,为仪州(今甘肃省华亭县)司户参军,周德顺(今甘肃省静宁县)军判官;哲宗元元年任宗正寺主簿,后几经改任,入朝为礼部员外郎,加集贤校理,陕西转运使。  G@P+M1c  
    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意义上讲,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西夏又开始挑衅,战争在不断地进行着。游师雄虽不是率兵作战的将军,但他的军事谋略,使宋军在几次征讨战役中以少胜多,化险为夷,赢得节节胜利。捷报传至京城,百官上表庆贺,哲宗也准备厚赏他,但有人上言认为这是邀功生事,因而只升一官,调为陕西转运判官、提点秦凤路刑狱。世人都因其未被重用而深感遗憾。  G@P+M1c  
    游师雄为人慷慨,不仅善于谋略,建有武功,而且通晓文史,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陕任职期间,于元四年(1089)主持重刻《昭陵六骏碑》,在太宗陵庙中塑造了六骏像;5年后,又于绍圣元年(1094)刻制了《昭陵图碑》。20世纪初,著名的唐代“昭陵六骏”石雕被列强勾结民族败类分解成小块,其中拳毛騧、飒露紫两块盗运到了美国,另外四块被群众拦截,藏于碑林(今西安碑林博物馆)。四骏石雕虽幸存,但已残损不全,上面所题刻的太宗赞马诗及马的名称都无法看到了。惟有游师雄的《昭陵六骏碑》保存了这批重要资料。  G@P+M1c  
    《昭陵六骏碑》原立在礼泉县旧县宁家村(太宗庙旧址)南门外,1974年移至昭陵博物馆内。通高2.68米,宽0.98米,厚0.28米,龟座圆首,周边浮雕蟠螭纹,中间圭额阴刻篆书“昭陵六骏”4字。每行2字,由左向右竖读。碑身长方体,碑面文字分上下两部分,楷书阴刻。上部为“运判奉议游公题六骏碑”。碑文25行,每行11字,占碑面四分之一,下部为线刻六骏及马名、赞诗,占碑面四分之三。 G@P+M1c  
    游师雄在碑文中申明:“六骏距陵北五里, 自山下往返四十里,岩径峭险,欲登者难之。因谕邑官仿其石像带箭之状,并丘行恭真(疑缺“像”字)塑于邑西门外太宗庙廷。高庳丰约,洪纤尺寸,毫毛不差,以便往来观览者。又别为绘图刻石于庑下,以广其传焉。”   G@P+M1c  
    可见他是很有远见的,不但表明了他塑像、刻碑的目的、意图,而且仿制的态度又是极其严谨认真的。此碑以线刻手法,缩小了六骏浮雕的比例,将六骏刻在一块石碑上,同时记录了六骏的名称、毛色特点、参加的战役和太宗“六骏赞”,成为后人研究“昭陵六骏”的珍贵资料。今天所传世的六骏图形,特别是鞍鞯的细部及被射中的箭,都是以此碑为蓝本的。 G@P+M1c  
    试想,如果没有他的这一卓越贡献,“昭陵六骏”将成为永远解不开的疑团。  G@P+M1c  
    《昭陵图碑》原竖于礼泉县东旧县村太宗庙(今宁家)内前院,1972年移至昭陵博物馆。通高2.68米,宽0.99米,厚0.31米,龟座圆首。碑额横向刻篆书“唐太宗昭陵图”。碑身左边刻“唐太宗昭陵图”,右刻“肃宗建陵图”。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昭陵图约占碑身面积的五分之四,下部刻宋礼泉县城至四周邻县及昭陵、建陵相距的里程。图碑所记载的陪葬墓名称、位置虽然同今天文物考古实地调查有许多出入,而所标出的陵园范围以及地面建筑、陵寝制度等都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宋敏求《长安志》和李好文《长安志图》中关于昭陵的记载,都是依据此碑而来的。特别是关于昭陵十四国君长石像的题名,与今天所发现的几件像座题名基本相符,仍不失为宝贵的资料。  G@P+M1c  
    在乾陵,游师雄“见石人姓名漫灭,便仿奉天县旧家所收藏拓本完好者,摹刻四碑,每碑十六人”,立于石人像前。乾陵藩臣像,宋以前的史籍中未记载,按游氏碑载共64尊。《长安志》根据他的碑录,谓可辨者39尊,今考证为36尊,现存能辨清的仅有6尊,摹刻的四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惋惜的是,乾陵藩臣像大都毁了,而且连游师雄所摹刻的四碑也早就失迹了。 G@P+M1c  
    游师雄身在官场,心系文物,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或许还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只是没有记载,人们知道的很少。今天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回顾游师雄在昭陵、乾陵文物方面的所作所为,对后人无疑是个非常有益的启示。 
[ 此帖被游春波在2009-06-13 22:21重新编辑 ]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6-13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34
金钱
54611
贡献值
193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69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6-13
离开兰州,我沿着唐番古道,走进羌人的故乡,走进文成公主的传说,走进哥舒翰的视野,走进草原江淮人家的故事,走进牧马秋风的景色,听听羌笛的旋律,体验一下历史风烟的悲壮。  6月上旬,洮州正值端午节,天朗气爽,四野碧绿,山泉流水,莺歌燕舞,这里完全没有了兰州式的黄土高原的苍凉单调,大地仿佛拉开了一层隔离的轻纱,眼前的一切魔术般地变成了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蓦然间像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站在你的面前。 G@P+M1c  
  一 G@P+M1c  
  洮州——一个与凉州齐名的边塞古城,曾留下许许多多遐思和历史回味。我在街道行走,脑海里不断跳出诗意的信息。周、秦、汉、南北朝、隋、唐、明、清两千多年间,这片土地上金弋铁马,狼烟四起,分分合合,上演过无数战争的史剧。文人们更对它大加礼赞,“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千百年来,呤咏洮州的诗歌很多,朱庆余咏:“玉门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如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读来令人悲怆;大书法家黄庭坚对洮州相爱有加:“旧地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还有“赠君洮河绿石含风漪”,可见他把洮砚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友人。更多具有边塞风格的诗在描述洮州:“千仞溪中石转雷,汉家万骑捣虚回。定知献马番雏入,看郎称觞都护来。”游师雄有:“且喜将门还出将,槛车生致鬼章来。”张耒:“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丁澎有:“百战洮河西备羌。”这些绝唱让人荡气回肠。至于李白和杜甫虽未亲临洮州却也写过咏歌洮州的诗句。诗人们的洮州情结,成了匹夫有责的释怀,成了缅怀历史的意象。 G@P+M1c  
  洮州是战争之地,洮州也是融合之地,一次次的战争,腥风血雨,尸骨遍野。洮州是忠诚的卫士,在护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洮州也是友谊的使者,架起了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桥梁。综观洮州的每个片断都联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统一。洮州古为羌地。羌人就是西方的牧羊人,以游牧为生,依水草而居。炎帝发韧于昆仑山一带,羌族应为炎帝之后。洮州相传炎族的一个酋长就姓姜。姜和羌文字相像,羌人只是炎帝的一个分支,史前时代羌族雄踞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后因匈奴崛起,羌族逐渐从河西走廊撤出,回到了他们的故乡洮州。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吐谷浑壮大,从此洮州陷入战乱。隋朝废郡置州,其间洮州仍是分分合合,直到唐朝时洮州才真正置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下。大唐帝国国力强盛,身居长安的唐王朝时时感到吐谷浑的强大威胁,因而发起了收复洮州的战役,大将哥舒翰率大军征战数年,打下洮州。从此洮州偏安一隅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G@P+M1c  
  宋王朝继承了唐王朝的治国经略,打击与安抚两手并用,也曾使洮州安宁了一阵子,但是整个宋王朝软弱无能,对洮州的实际控制权仍然在吐谷浑手中。宋代值得一提的是熙河之役。宋朝部队对吐谷浑作战大获全胜,《宋史·游师雄传》曾记载:“吐蕃寇边,其酋鬼章青宜结,乘间胁属羌构夏人为乱,谋分据熙河。朝廷择可使者与边臣措置,诏师雄行,听便宜从事。既至……吐蕃将攻河州,师雄欲先发以制之,请于(熙)帅刘舜卿……遂分兵为二,姚兕将而左,种谊将而右……谊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领九人,斩首千百级。” G@P+M1c  
  朱元璋立国之初,便把目光投向了洮州,在朱元璋眼中洮州是战略要地,朱元璋对洮州的关注是所有皇帝中最具远见的。朱元璋认为中国要安定首先是西北要安定,西北要安定首先是洮州要安定。当沐英等大将军打下洮州之后,朱元璋下诏:部队固守洮州,就地驻扎,屯田戎兵。 G@P+M1c  
  两千多年间,洮州烽火不断,战争连绵。战争使洮州成了军事要塞,也成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口岸,一段历史是一段昭示。洮州处处充满了战争的意境和背井离乡的愁绪。这种意境愁绪造就了独特的洮州文化,成为了洮州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 G@P+M1c  
  二 G@P+M1c  
  风静月暗。我躺在洮州卫城的招待所,翻看《临潭县志》。招待所依城而建,回首北望夜色中的城垛像一个个雄狮蹲在那里,我仿佛看见士兵在城墙上游动。这座城就是当年明军的前敌指挥部,城里显得很安静,街道上走着三三两两的游人,你很难想像出在几百年前这里是军事禁地,历史烽烟侵蚀着城堡,有些城墙已经坍塌。4个城门中3个荡然无存而城池风骨仍在,街边的青石路依稀可见车轮辗过的痕迹。夜深人静的时候,仿佛能听到士兵们走来的脚步声和思乡的叹息声。 G@P+M1c  
  洮州卫城方圆几十公里内有许多关隘、闇门、堡子和烽墩。卫城是月亮,它们是星星,它们像卫兵一样护卫着自己的主人。临潭境内有12关,冶力关是其中之一。有6处隘口,有6处闇门,有37座小城堡,有上百个烽墩。洮州卫城被紧紧地包围在中央,这样立体的防御体系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是罕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洮州卫城是一个孤岛,是明王朝插入吐谷浑势力的一把尖刀。它像一个钉子牢牢地扎在那里,有数十万军民组成的人体防御体系维护着大明王朝安全,从汉代赵允国在河西屯兵戎边到洮河卫城筑城护国,中国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飞跃。今天这些城堡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每一个关隘、城墩背后都是一幅战争的画卷。 G@P+M1c  
  我走在洮州卫城的大街小巷,也走进了历史的时空隧道,有着梦幻般的感觉,眼前总是雾化般地显现出明朝时期的风貌。从那街边小巷里,那洞开的城门里,从那不大的小院里,走出了一个个明代的大将军,他们饱经风霜,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却显得淡定坦然……那不是沐英将军吗?他30出头,雄姿英发,步伐坚定,他在做什么呢?是在部署新的作战方略?还是在思考守护洮州长久之策?沐英年幼丧父母,8岁被朱元璋收为义子,18岁被授予帐前都尉。1370年,被授予镇国将军,掌管天下兵马。1376年,朱元璋命沐英统兵三路进军甘青地区。次年,被授予征西将军。大战土门关,击破吐谷浑防线,取得了洮州战役的重大胜利。沐英是朱元璋的爱将,他没有辜负朱元璋的重托。如果没有沐英,就没有今天的洮州历史。 G@P+M1c  
  那是徐达将军?他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明王朝的很多战役都和他有关,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在洮州。兵权在握而唯命是从,功勋卓著而虚怀若谷,身负重任而举重就轻,受命于危难之际,建业于蕃夷之地,今天他被视为洮州的神仙,每年洮州举办的赛神会上他是十八个神仙中最负盛名的一个。还有刘贵、刘顺父子,他俩随沐英平定吐谷浑后又修筑洮州卫城。刘氏父子同上战场,深为朱元璋所青睐。在古代一个家族能得到一封诰命圣旨就不简单了,而刘家却有3封。可见刘家在皇帝眼中的分量,这3封诰命圣旨极尽安抚之意,使得远离故土的刘家父子得到了一份心理的安慰,而更加为明王朝肝脑涂地。 G@P+M1c  
  还有侯显君。侯显,藏族,临潭县流顺乡人,他被誉为中国外交第一人。《明史》有一章叫《侯显传》,侯显与郑和是明王朝的著名宦官。他和郑和都下过西洋,他比郑和出名的是作为明王朝全权特命大使到过孟加拉、印度、不丹、西经等国出访,完成了明王朝交给他的外交使命。侯显晚年,思乡心切,把准备告老还乡的想法说出后,皇上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两位钦差大臣护送他回到临潭,修建了临潭县的侯家寺。侯家寺位于临潭县流顺乡,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也算是对这位老人的慰藉吧。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9
金钱
88324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6-13
回 3楼(游家陶) 的帖子
我第一次从电视新闻上看到的是“游世雄”名字,随后在百度、谷歌、搜狗里进行搜索也是“游世雄”,很可能就是“游师雄”同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继续展开研究吧! G@P+M1c  
G@P+M1c  
根据我今天深入搜索“游世雄”应该就是“游师雄”吧,是同一个人,但不知道正确的名字是哪一个? G@P+M1c  
G@P+M1c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员谈“昭陵六骏图”与阎立本文章信息 G@P+M1c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6年6月14日上午6点32分 G@P+M1c  
新华网西安12月29日电(记者 冯国) G@P+M1c  
   “昭陵六骏”举世闻名,其图画一直传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但囿于资料缺乏,没有人能对此做出断言。 G@P+M1c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昭陵六骏的了解主要来自《昭陵六骏碑》的拓片。《昭陵六骏碑》是北宋游师雄让人刊刻的,碑成之后被立在当时礼泉县城西的唐太宗庙内。后来随着其拓片的流传,“昭陵六骏”的大名遂广布于世间。 G@P+M1c  
  但在《昭陵六骏碑》上游师雄所作的题记中有:“师雄旧见唐太宗六马画像,世传为阎立本之笔,十八学士为之赞。”这段话说明,在北宋时期,昭陵六骏的图卷(纸本或绢本)仍然流传于世,游氏曾经亲自观摩过,图卷上有六骏的图像及关于六骏的赞语,但是没有署名是谁画的图。至于是否是阎立本所作,只是“世间传说”而已。 G@P+M1c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员李举纲认为,游师雄的记述是正确的。在目前所能见到的唐代记述昭陵六骏的所有文献中,六骏为谁所画的问题都没有被提及。在《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等文献中记载着阎立本的许多作品,其中也没有关于六骏的相关记述。 G@P+M1c  
  李举纲说:“将‘六马画像’与阎立本联系在一起,可能是因为阎立本是贞观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之故。作为皇家画家,阎立本长期出入宫廷,许多作品皆为唐太宗授意所作,如《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图》、《步辇图》等。六骏是唐太宗曾经乘骑过的六匹骏马,其图画是雕刻的范本,需要高超的绘画技艺。在此情况下,阎立本无疑是最佳人选。何况主持昭陵营造的阎立德正好是阎立本的亲哥哥。” G@P+M1c  
  由于阎立本的画作在后代流传中大多散失,其作品自唐代以来又多有临摹之作,不知游氏所见的“六马像图”是否为阎立本手笔还是他人临摹之作。但在金代画家赵霖的笔下,《昭陵六骏图卷》中的六骏却是纤毫毕现,气韵生动。李举纲认为,“对于《昭陵六骏图卷》的深入研究或许对解开六骏图像作者有所助益。”
寻根 寻源

发帖
9996
金钱
16893
贡献值
2705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6-13
不知道是那哪支的祖上。。。。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9
金钱
88324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6-13
附录:圣旨一道 G@P+M1c  
G@P+M1c  
《游师雄改奉议郎陕西运判赐绯》   G@P+M1c  
        敕某:伐叛柔服,朝廷之大义;避实击虚,将帅之成算。尔出使西鄙,灼知虏情,能宣朝论之详,以助元戎之决,缚致首恶,壤其密谋,诸羌震惊,边吏增气。遂以文史之旧,与有干戈之功,增秩易章,未足为宠,奉使将漕,益观厥成。予欲戢兵,固所望于尔者,兵利乘隙,岂可以为常哉!可。
寻根 寻源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9
金钱
88324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6-13
引用第8楼游家陶于2009-06-13 00:39发表的 : G@P+M1c  
以下为广二公支下记载的35世师雄公: G@P+M1c  
师雄公     字范世,宋乾兴元年1022年登进士,葬枫塘岭,娶蔡氏,生子二:醇、酢 G@P+M1c  
G@P+M1c  
G@P+M1c  
以上资料可能有错! G@P+M1c  
根据《宋史》记载游师雄,生于1038年,卒于1097年,享年60岁。1022年登进士就是明显的错误了!
寻根 寻源
离线游道清

发帖
5211
金钱
3896222
贡献值
2463
交易币
102
好评度
867
家乡
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6-13
引用第14楼漳州游向前于2009-06-13 12:49发表的  : G@P+M1c  
不知道是那哪支的祖上。。。。 G@P+M1c  
我是 入川始祖友贵公第二十二代子孙。祝游氏宗亲天天快乐,天天开心。潇洒度过每一天。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6-13
回 16楼(游心华) 的帖子
也许广二公支下记载的35世师雄公和陕西武功的游师雄是两个人,主要存疑是广二公支下记载的35世师雄公还是定夫、酢公的父亲。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9
金钱
88324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06-13
Re:回 16楼(游心华) 的帖子
引用第18楼游家陶于2009-06-13 16:18发表的 回 16楼(游心华) 的帖子 : G@P+M1c  
也许广二公支下记载的35世师雄公和陕西武功的游师雄是两个人,主要存疑是广二公支下记载的35世师雄公还是定夫、酢公的父亲。 G@P+M1c  
G@P+M1c  
G@P+M1c  
也许两个人被混淆了!
寻根 寻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