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爷爷在你3岁时去世了,他当过光荣的红军,你爷爷的父亲叫李显皇,做过清朝的小官……”“那爷爷的爷爷又叫什么,他是干什么的?”李智华在向8岁的儿子介绍先辈,没想到儿子打破砂锅问到底。李智华懵了,赶紧掏出家里的家谱查看。“没有家谱,我还真不知道他爷爷的爷爷是谁。” C+B`A9
3月20日,湖南省洞口县李家村,李智华为村里续修家谱的事情忙碌着。“早在5年前村里就有了这个想法,但那时候村里人经济条件没现在好,另一方面回来查家谱的人没这几年多。”李智华说,修家谱的目的一是祭奠祖先,二是激励后人,“不修家谱,祖先还有后代都将淹没在历史中。” C+B`A9
李智华是李姓家族的传人,在中国百姓家族中,无论大小,不分贵贱,都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的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 C+B`A9
近年来,家谱热悄然升温,和情感、血缘层面的寻根相比,家谱的诸多价值正日益显现。 C+B`A9
1 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 C+B`A9
华人寻根被称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C+B`A9
在湖南浏阳市,记者找到了一位编纂过族谱的曹氏后裔曹修勋。老人今年75岁,是一位退休干部。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他们可能是曹操的后人。“安阳陵墓中并没有出土多少贵重财物,这和祖上流传的曹操是清官的说法一致。” C+B`A9
在曹修勋家中,当他小心翼翼地抱出珍藏了几十年的族谱时,记者颇为吃惊:族谱不仅记载详细,且图文并茂。据曹修勋介绍,他们这一支被称为“湖南三峰曹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始迁祖为曹子明,号玉溪,又称玉溪将军,是曹操的后人。始迁祖“自江西吉安来,掌湘阴三峰关务,元时家于长沙玉溪。”这支曹氏后人陆续扩散,现在已遍布湖南、江苏、四川等省份。 C+B`A9
这套老族谱一直由曹修勋的叔叔曹典成保存。1984年,曹典成将族谱郑重地传给曹修勋保存。“叔叔生前曾多次提到,祖上一直说我们是曹操后人。”曹修勋回忆,英勇善战且极具政治才能的曹操,始终是他们叔侄乐此不疲的话题。 C+B`A9
曹修勋一直将曹操称为“忠臣”而非奸雄,并给后代讲了很多曹操如何吃苦、爱民的事。有一天,曹修勋的孙子在上学时问自己的老师:“您知道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谁吗?”老师非常惊愕,随后摇头说不知道,小孩调皮地说:“他就是曹操!”此话引来全班哄堂大笑,没想小孩认真地说:“不信,你们去看我们家的家谱,白纸黑字为证!” C+B`A9
“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了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曹修勋如是说。 C+B`A9
2 研究员倾家荡产收藏家谱 C+B`A9
家谱也称“族谱”、“宗谱”或“家乘”,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家家都有一本“账”,姓姓都有一部“书”。 C+B`A9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家族史记录下来。”说起家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光岳老先生能“策”上三天三夜,已过古稀之年的他是湖南省藏书最多、也是家谱收藏最多的人。 C+B`A9
何光岳年少时便喜欢读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姓氏家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家谱是一本家族百科全书毫不为过,里面记载着大量风土人情、人物事迹、历史掌故、碑文墓葬、诗词书法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为此,他不论走到哪里,只要发现有关姓氏的资料,不管价格多么昂贵,宁肯典当衣服也要购买,只要听说哪里有族谱,不问道路远近,也要乘车坐船赶去抄录。 C+B`A9
有一次,何光岳听说岳阳县相思乡莲荷村一许姓农民保存了一部完整族谱,便从岳阳县城出发,步行10多公里,攀上海拔900多米的相思山,提着糖果找到那位农民。经过一番软磨硬泡,农民允许他手抄了许姓世系表。他还利用各种机会,去北京、云南、贵州等地图书馆和浙江宁波天一阁,为百家姓“寻根问祖”。 C+B`A9
只要身上有点钱,何光岳就拿来买家谱。有一年腊月底,妻子把卖猪得来的80元钱交给他,让他去置办些年货,哪知他却挑了一担家谱回来,妻子被气哭了。其中有一套民国36年出版的《裴氏家谱》,从裴氏先祖裴陵以降,一代也不少,非常珍贵,何光岳说他为此高兴得一个晚上也没睡着。 C+B`A9
由于家谱记载了家族的兴衰荣辱和世袭沿革,不一样的家庭故事让何光岳沉浸其中,为了收藏家谱不惜倾家荡产。如今,他已收藏4000多部约4万多册家谱,其数量仅次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家谱。这些资料使何光岳后来编写出了中华姓氏全书,帮助很多家族找到了祖先。有趣的是,“我有十几种疾病缠身,对着家谱上的药方通过自我诊断疗养,有几种病已被我治好了。” C+B`A9
3 家谱不再“重男禁女” C+B`A9
近年来,家谱热悄然升温,比之情感、血缘层面的寻根,家谱的诸多价值正日益显现。湖南省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湖南的修谱氛围没有浙江、广东等地的一些城市火热,但是近年来已经逐渐兴起。“相信修谱热在今后几年就会出现。” C+B`A9
采访中,王先生还向记者介绍了现代修谱的一些新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修家谱不再“重男禁女”。在封建社会,女人是进不了家谱的。而现在续修的家谱中,开始有新的时代特色,不但女性可以进入家谱,而且优秀的女婿也可以进家谱。在家谱中的位置和篇幅并不以地位论,而是以对社会的贡献来决定。 C+B`A9
采访中,记者翻阅到一本别具一格的家谱,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装帧精美、图文合一。这本《枫泾李氏绳裕堂支谱》的主要编纂人——91岁高龄的李光宙老先生说,“这本家谱的编纂工作耗时两年多,于去年年底成书,印制了200余册分发给家族成员。”与传统印象不同,这本李氏家谱除了具备家族世袭表外,还有家族后裔的彩色全家福照片。记者采访发现,不少“80后”李氏家族成员也主动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特长撰写美文、制图排版,成了长辈的得力助手。 C+B`A9
除了纸质家谱,记者发现,这两年网上也兴起“电子家谱”热。各类家谱网站一个个冒出来,家谱网、中国家谱网、百姓家谱……网上修家谱正文火慢热。借助网络技术,以前30年乃至50年才重修一次的家谱,如今可以随时更新,不少年轻网民饶有兴趣地上网寻根。记者登录发现,这些网站都有现成的模板,分清辈分、填入姓名即可,登录者只需填写简单资料就能创建一棵“家族树”。 C+B`A9
4 家谱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C+B`A9
当民间兴起家谱热时,也有一些人发问:在现代社会,传统家谱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重修家谱热是不是一种封建思想的回潮? C+B`A9
“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湖南师范大学史学家谭哲平认为,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C+B`A9
“在中国的历史上,家谱是家族最主要的文献。过去,每一个家族都有家谱,人们有很强的寻根意识,都很在意老祖宗是什么人,怎么传下来的。家谱记录了很多历史资料,与国史、地方志一起,是共同构成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它对研究历史、社会有很重要的作用。”长期研究家谱的史学家王万涛对记者说,“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确实出现了修家谱热,不少长沙人也在整理家族的历史。首先,这应该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历史上看,盛世修谱——当经济实现了稳步发展,无战乱、无灾荒时,就会带来修谱热。其次,也是一种传统宗族观念的释放。中国尽管经历了文革时期,但大家没有忘记传统的宗族观念,同时,大家也是感念先恩,增强责任感,追求家族更大发展和壮大。编修家谱其实就是一种寻根文化,编修家谱能够挖掘前辈的文化财富,并作为一笔精神遗产教育后人,创造一个和谐家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C+B`A9
但王万涛也不无担忧地说,现在致力于编修家谱的人大多为五六十岁的人,他们恰恰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到后代也可能真的没能力修家谱了,很多东西可能就失传了,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家族文化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