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85阅读
  • 10回复

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珍
 

发帖
1114
金钱
43103
贡献值
130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36
家乡
廣西龍勝縣平等鄉隆江村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gYc]z5`  
:許多兩岸學者都不知道饒平客家話融有許多學老語音,歷史上環境的因素所以稱饒平客家這種學老客家接觸區的,都稱半山客或學老客,例如漳州人就稱詔安客為學老客。本來說這種帶有學老語音客家話的稱半山客或學老客的,今天許多學者又將不會說這種半山客語音的又稱學老客,造成混淆,真是對饒平研究還不夠充分。容我如此批評,否則這些學者左一句右一句福佬客的,永遠也不會去改正。客家人學老化是本來是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學老話。客家人潮汕化是本來是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潮汕話。客家人粵化是本來是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粵話。這樣才弄得清楚,有一天饒平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美國話,還是饒平半山客人或饒平學老客人。他們,只是學老化或潮汕化或粵化或美化而已。希望學者改進,要不然就不要稱學者了!! gYc]z5`  
雖然如此,除此而外,還是要感謝這些學者對饒平客家人所做的貢獻!!不得已之處,尚請包涵!! gYc]z5`  
吳正龍
彰化縣員林國小
7K /quJ  
壹、引言 7K /quJ  
員林鎮位居彰化平原東側,東以八卦山和芬園、南投相鄰,西與埔心、永靖交界,南連社頭,北鄰大村。因近鄰八卦山台地擁有豐沛水源,在三百多年前即有漢人移居拓墾,雍正八年(1730)時出現東山庄、員林仔庄兩個庄落,乾隆六年(1741)發展出街市。[1]此後隨著漢人大量移入,陸續出現大大小小的村落,人口數大量增加。日治時期為員林辨務署、員林支廳、員林郡首長所在,地位相當重要。戰後改設員林鎮,為台中縣政府所在地,1950年後改隸彰化縣。目前是南彰化最大的城市,人口約有十二萬人,面積有40.0380平方公里,工商業發達、交通便利。 7K /quJ  
7K /quJ  
      
彰化平原是全台最大的福佬客區,員林位居這個區塊中心,因而在清代移民史中客家籍佔有重要的地位。根據文獻史料記載,員林早期移民主要來自廣東潮州饒平、潮陽,惠州陸豐,福建漳州詔安、平和,汀州永定等地,[2]位於今純粹或部份客家區,客家淵源相當深厚。對於員林的族群屬性,日本統治時期的調查資料有明確的記載。明治三十七年(1904)官方製作的「臺灣民族分布地圖」中,員林被歸屬於粵()籍客家區。[3]明治四十年(1907)小川尚義等人編纂的《日臺大辭典》中,繪製一張「臺灣語言分佈圖」,員林以藍色標識者「客人」語(又稱廣東語)區。[4]不過這也是員林粵籍客家最後的記錄,因為大正6年(1917)繪製的「閩粵兩族分布圖」中,員林附近客家區域已消失了,彰化境內只留日治時期從桃竹苗地區,招墾至竹塘、二林、埤頭等鄉鎮,落居今日七界內的客家族群。[5]此說明在1920年前後,原居員林附近的粵籍客家族群已被福佬人同化,不再被視為客家人,他們已變成「福佬客」了。 7K /quJ  
7K /quJ  
游姓: 7K /quJ  
游姓為員林第九大姓,均來自漳州詔安秀篆,可分「清游」和「王游」兩系統。清游部份,有游捷居、冬至公,及念四公等派下;王游部份,有游維將(1721-1808)派下和龍山祖四世福三公派下。目前員林游姓主要分佈於大埔、源潭和湖水里。 7K /quJ  
7K /quJ  
大埔里游捷居派下,堂號廣原,來自漳州詔安二都秀篆東昇樓。游捷居為游氏第十二世子孫,號東連,出生於康熙丙戌年(1706),卒於乾隆庚寅年(1770),乾隆年間攜帶十一世祖骨骸,同長子升察,次子升武,三子升湯,四子升滿來台,定居大埔厝。 目前該派族人在員大路二段設有「游捷居公宗祠」,宗祠一樓為公媽廳,置有名諱見陽大型祖先牌位,並以紅紙覆蓋生者姓名。二樓為神明廳,廳外掛有潮州式的天公爐。據游捷居派下外孫廖英帆表示,曾見過外祖父家過年時有作粿習俗,上方尖形的裝米器具,與客家地區的習俗相似。 7K /quJ  
7K /quJ  
大埔里游氏冬至公派下,祖籍詔安二都秀篆,入台祖有十一世游進忍、游進榮,十一世游進會,十五世游阿端。冬至公派下目前分佈大村擺塘和員林大埔里,族人在員大路設有總祠,堂號廣平,目前為游姓六房共同管理。 冬至公總祠正廳,除置有祭祀歷代祖先大型牌位外,撰聯「衍祖宗一脈相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條正路維讀維耕」,此具有客家重視祖派淵源、勤儉持家、勉勵耕讀的風氣。 7K /quJ  
7K /quJ  
大埔里另有漳州詔安二都秀篆,清游客家定居。其中原籍漳州詔安縣二都秀篆埔坪堡文興樓,游氏念四公派下第十二世游友朋、游友明、游友豪,同十四世游景山,於乾隆初葉移居大埔。游友朋傳有升雷、升威、升追、升素四房。 同派另有十三世游秀夫,於乾隆初葉移居大埔。詔安秀篆十三世游宗賜,來台先居大村南勢庄,部份後裔遷居員林大埔厝。 7K /quJ  
7K /quJ  
員林大埔里的王游,有游維將(1721-1808)派下和龍山祖四世福三公派下。游維將屬於王游龍潭瑞清公派下十一世裔孫,原籍漳州詔安二都秀篆坪埔保磜下村,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七月初八日,同妻李氏,世尼、伍佑、名進三子來台。來台後先住燕霧保北勢庄,後來移入大埔厝。目前派下族下在大埔里三潭巷2號設有原平堂公廳,另在員大路二段設有原平堂游維將公分祠。至於詔安二都秀篆王游原平龍山祖四世福三公派下,其第十世游文佈,第十二世游國鋦,也於清初遷居員林大埔厝 。 7K /quJ  
7K /quJ  
員林大埔厝的游姓,不管清游(正游)或王游,祖籍同為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年長者大多知道其原為客家人。目前雖然族群語言已消失,地方通行閩南語,清游和王游也混居一起,不過彼此仍清楚自己的派別與房系,也各自立有宗廟祖祠。 7K /quJ  
7K /quJ  
2条评分贡献值+7
游家陶 贡献值 +4 资料珍贵 2011-10-24
福建游为锋 贡献值 +3 珍贵资料,谢谢上传 2011-10-24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6202
金钱
66792
贡献值
1063
交易币
0
好评度
960
家乡
福建福州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24
珍贵资料,谢谢上传
离线游建育

发帖
605
金钱
10563
贡献值
15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
家乡
广东省丰顺县留隍镇南坑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24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好像跟我家乡有关系的资料,好珍贵的资料,我问问我宗长。
团结,奋斗,昌盛。
离线游美云

发帖
2159
金钱
35202
贡献值
628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家乡
湖南,邵阳.城步.汀坪乡.蓬洞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0-24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阅读了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0-24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谢谢上传台湾游氏资料。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江津游勇

发帖
2260
金钱
52982
贡献值
96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9
家乡
重庆江津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0-24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珍贵资料,谢谢上传!
静座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发帖
8157
金钱
62951
贡献值
541
交易币
275
好评度
2772
家乡
台灣省桃園縣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0-25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有了論壇之後 我才知道我有客家人的血統  祖先是王游 來自漳州詔安二都秀篆  字輩走龍潭房
欢迎加入游氏宗亲商业高级群   群号:67317595
离线游正权

发帖
3759
金钱
39899
贡献值
73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36
家乡
重庆市永川区外环西路88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0-25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拜读
我是入川尊祖友贵第25代后孙,尊祖于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5年)从世居地江西府吉水县迁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后于洪武4年迁至原四川省重庆府永川县松溉镇洞口。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400
贡献值
1860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10-25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已阅
离线游江

发帖
2764
金钱
63484
贡献值
1110
交易币
186
好评度
495
家乡
福建省永定县大溪乡太联村西科朝东楼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10-25
Re: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 轉帖)
詔安秀篆游氏是从客家地区的闽西上杭和永定搬迁去的。现在的詔安秀篆仍然属于客家地区。所以詔安秀篆的游氏宗亲应该都为客家人,从詔安秀篆搬迁到台湾的游氏宗亲也应为客家人或者是客家人的后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