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惊蛰 vz,LF=s2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涉及动物物候的节气,其含意是指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虫类动物开始惊醒,要出土活动,“蛰”是指动物冬眠的时候,潜伏在泥土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宋代诗人张元干《甲戌正月+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诗云:“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勿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vz,LF=s2
我国民间对“惊蛰”节流传很多农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春雷一响,惊动万物”;“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雷打惊蛰前,高山顶上好种田,雷打惊蛰后,烂泥巴里也种豆”;“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有桃花雪”;“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vz,LF=s2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正是惊蛰节气,据传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二月初二龙抬头,因此人们把这一天定为龙头节、春龙节、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曰:“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人们都知道,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就自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大约在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明宫史》载:“二月初二日食用粟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郭崇在《燕京岁时记》曰:“二月二日……今日人乎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慢烧,别把龙公公的须烧着了”。古人以各种方式开展纪念活动,是寄托祈龙的赐福,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日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vz,LF=s2
许慎的《说文解字》云:“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青龙节”最早的记载: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大山下面,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开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宵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色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内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来”。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金豆开花”,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就形成了习惯,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寓意预祝当年五谷丰登,粮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掐水饺称为“龙耳”,烙春饼称为“龙鳞”,做面条称为“龙须”,煮米饭称为“龙子”,包混饨称为“龙眼”。 vz,LF=s2
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的节日活动是中华文化的特殊载体。惊蛰的“二月二”龙抬头节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意义深远,“金豆开花龙王上天”的传说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正义、善良、宽容的美德,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人们深信:龙文化的广泛传播,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中国,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世界。【(宣虎)2009、02、25(二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