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4
-
- 注册时间2007-11-17
- 最后登录2021-12-15
- 在线时间550小时
-
- 发帖551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
- 金钱32934
- 贡献值917
- 交易币204
- 好评度1965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5519
- 金钱
- 32934
- 贡献值
- 917
- 交易币
- 204
- 好评度
- 1965
- 家乡
- 福州
- 性别
- 男
|
—
本帖被 立雪游作忠 执行提前操作(2015-03-09)
—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引子 B
I3fk B
I3fk B
I3fk “作事唯求心可以,忠情且看我如何”,这是闽清县塔庄乡白石山瑞香寺的一幅对联,一看便知,这是一幅嵌入“作忠”名字的藏头联。白石者,冰清玉洁;瑞香者,钟灵毓秀。这幅对联似乎是以事说人,或是以人评事,实则两者相通,因为只有对事业怀着一腔热诚,才有可能比别人收获得更多,攀登更高的艺术高峰。真草隶篆书精彩,笔墨纸砚写人生!让我们穿过被年轮阻隔的时空,去追寻书法家游作忠先生成长、奋斗历程的一步步脚印。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1. 顽童阿忠自命郭酢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B
I3fk 游作忠从小崇拜的老祖宗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游酢(朱熹的老师,史有“程门立雪”之典故)。佩服的现代文学家的郭沫若。他曾“自命不凡”地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郭酢”,以示对这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B
I3fk B
I3fk B
I3fk 阿忠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下五都梅寮街。他是长子,从小父亲对他管教极严,可是当母亲有第二个弟弟后,因一人忙不过来,只好把阿忠交给做饼的祖母带。不曾生育过的祖母刘香莲把母爱给了螟蛉子(养子)的同时,也给了年幼的孙儿。祖母乐观、幽默、勤劳、热情的性格,从小就深深地影响了阿忠。她也经常带孙儿去饼作坊,接触许多劳苦大众,使阿忠从小就乐于与人交往。 B
I3fk B
I3fk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祖母喜欢看闽剧,常常怀里揣一块甜饼,带阿忠去看福州方言演出的古老剧种,闽剧故事侠义千秋、肝胆照人、忠奸分明、助人为乐等正直的禀性给了阿忠以艺术启蒙和人格熏陶,这为阿忠日后豪爽潇洒、善良正直的性格形成奠定了厚实的人文根基。 c:$:j,i} c:$:j,i} c:$:j,i} 后来祖母去世了。时至今日,游作忠常深情地说:“我常做梦,梦见的总是我的祖母。”每年中秋,闽清人有祭扫祖坟的习俗。一束鲜花一柱香,阿忠常跪在祖母坟前热泪长流。可以说,没有老祖母的益智启蒙就没有阿忠今天的艺术根基。 c:$:j,i} c:$:j,i} c:$:j,i} c:$:j,i} c:$:j,i} 祖母为阿忠讲述的“程门立雪”故事,使阿忠从小养成尊师好学的习惯。他立志要成为多才多艺郭沫若式的人物。上初中一年级时,他就改名为上文中提及的郭酢。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在福州市文化宫旁边住有阿忠姑公———黄省吾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家中挂满名人书画。阿忠去玩时就会问这是什么,那是谁画的、谁写的。老先生讲起书画来眉飞色舞,也使阿忠受到极大的艺术熏陶。 c:$:j,i} c:$:j,i} c:$:j,i} 阿忠还有个叔叔叫游贤荣,初中毕业就写一手好钢笔字,并善隶书,他常教阿忠练习钢笔字与毛笔字,算是阿忠的书法启蒙老师。 c:$:j,i} c:$:j,i} c:$:j,i} c:$:j,i} c:$:j,i} 叔叔家里有许多藏书,这对当时就渴望求知的阿忠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他借来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如《中国文学史》《水浒》《唐诗三百首》《隋唐演义》《千家诗》、《三国》等书。阅读名著的熏陶,让阿忠深受影响,特别是李白饮酒作诗、高度夸张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在阿忠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过分沉缅于文学就会荒废其他学科。尽管阿忠在当时学校初中组钢笔字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但其他学科竟在期末考试中有三项不及格。阿忠只好留级再读一年。有趣的是阿忠后来却成为这个小学附设初中班的“五好学生”。这应该感谢那位摸透了阿忠性格的语文教师黄煌声。 c:$:j,i} c:$:j,i} c:$:j,i} 黄教师知道,阿忠刻苦奋进、自尊心强,对阿忠应从正面教育入手。黄老师在同学面前处处夸阿忠的好,让他不甘人后。 c:$:j,i} c:$:j,i} c:$:j,i} c:$:j,i} c:$:j,i} 阿忠后来回忆起这位恩师时说:“他有意把我评上‘五好’学生,这使我不得不处处留心自己成为别人榜样。他向全班同学宣布我是小小书法家,这使我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拼命练字。他又说我功课门门有进步,这使我不得不认真刻苦,拼命用功读书,最后真的如我所愿……”游作忠承认,激将法对他特别有效。 c:$:j,i} c:$:j,i} c:$:j,i} c:$:j,i} c:$:j,i} 鉴于当时“文革”的特定背景,当时的学校沿用部队体例,把学校分解成“连、排、班”,在初中时,游作忠当了“民兵排长”(相当于班长)。但这桂冠并未使他的猴性有所转变,他顽童的性格依然暴露无遗。 c:$:j,i} c:$:j,i} c:$:j,i} c:$:j,i} c:$:j,i} 当时,学校有让学生轮流值日喊口号的惯例。一天,全校学生集中操场作值日训话。烈日当空,四十余岁的轮流值班的女教师林冬桂因找不到人轮值喊口令,只好亲自召集,并恼火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是谁轮到值日?为什么不来喊口令?……不说,好!就让大家站着,站在这里等好了!” 场上鸦雀无声,没人回应,知了在树杈上不停地叫唤,气氛沉闷压抑。大家低着头,双脚在地上来回挪动,心里焦躁不安。 c:$:j,i} c:$:j,i} c:$:j,i} c:$:j,i} c:$:j,i} 巴不得回到教室的阿忠灵机一动,一拍胸膛说:“我来轮值!”林冬桂老师正想说一声好,不料阿忠却高声喊道 “全体立——正!解散!”操场上的同学们不禁愕然,接着便纷纷作鸟兽散。一时全场哗然,笑声四起。“你你你••••••”林老师气得一时脸红脖子粗,但看到同学们一边欢呼雀跃,一边纷纷地从操场上逃离,也只好无奈地一笑,放他一码。 c:$:j,i} c:$:j,i} c:$:j,i} c:$:j,i} c:$:j,i} 其实,类似这等叛逆行为,阿忠的捣蛋也止一次。有一次课间操,他本应喊“伸展运动”,却偏要喊体操最后一节“跳跃运动”,使老师们啼笑皆非,学生们更是捧腹大笑。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他从小养成的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也渗透在他后来的书法艺术创作中。 高中时的阿忠,又具备了求新求异的形象思维。比如解答物理、数学题,他不满足于用一种方法解答,自己必须反复论证,用多种方法解答,才肯罢休。阿忠说“艺术是相通的,这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对我后来字体变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变异,去追求字体的艺术美。” c:$:j,i} c:$:j,i} c:$:j,i} c:$:j,i} c:$:j,i} 借鉴从模仿开始,超越了模仿就是创新。艺术就贵在创新,只有超越常规,才能找到不同的艺术角度,走一条独创之路。即使是他后来读电大,也都这般深入求索。电大的“哲学”只一种课本,他读完后,感到“意犹未尽”,又弄来了九种不同版本的“哲学”书细读。他所具备的这种好奇探索的求新意识已深深地浸润到他的书法艺术中去。 电大考试中,他的哲学功课获93分,是当时全省考分最高者。电大学习以21科平均分83分的成绩毕业。 c:$:j,i} c:$:j,i} c:$:j,i} c:$:j,i} c:$:j,i} 阿忠在中学阶段自名“郭酢蒙”(闽清县方言谓“发酵壮大的郭酢”之意)决非无缘无故。 c:$:j,i} c:$:j,i} c:$:j,i} c:$:j,i} c:$:j,i} c:$:j,i} [ 此帖被立雪游作忠在2011-03-18 20:58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