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412阅读
  • 344回复

[原创]游泰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0楼 发表于: 2012-06-17
王姓改游姓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农民出身的兴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王潮、王审知(860 — 924年)兄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进入福州,八年后荡平福建全境。四年之后,王审知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封琅邪王,有了正式的名号。此后,王审知便名正言顺地称霸八闽,“统七姓来自固始,镇八闽肇自唐封”。从此中国分裂成为五代十国,福建便是十国中的一国,称为“闽国”。 i%iL[id:w  
i%iL[id:w  
王氏家族割据福建五十七后被南唐灭掉,王审知的后裔也遭到入侵者的血腥镇压。当时的王公贵族虽有“愿作太平犬,不生帝王家” 之叹,但谁又能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史称闽国灭亡以后,除末帝王延政因受优待而留有后人外,很多王姓子弟犹如惊弓之鸟,纷纷改姓避祸,在新改的姓氏中,以游、沈、叶三姓为最多,三姓的来源都与王姓、王审知有关: i%iL[id:w  
i%iL[id:w  
王姓改游姓,是王姓子孙自认国亡家破,犹如水中之鱼,游来游去,居无定所。 i%iL[id:w  
i%iL[id:w  
王姓改沈姓,是取“沈”与“审”的谐音,表示他们是王审知的后代,子孙世代不忘其祖。王姓改叶姓,是犹如树叶飘零,不知所止。 i%iL[id:w  
i%iL[id:w  
所以,从那时起,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便有了“王、游、沈、叶是一家”之说,后来随着这一部分人飘居海外,这种说法又传到了南亚、东南亚和台湾岛上。如今福建境内仍有王、游、沈、叶不结亲的习俗,在台湾西南部的嘉义县,有王、游、尤、叶、沈姓宗亲会,便是由当年闽国王公贵族的后裔们组建的,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一起来了。后人称王审知为“开闽王”,并修建了“闽王祠”,纪念他的治闽功绩。 i%iL[id:w  
i%iL[id:w  
i%iL[id:w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1楼 发表于: 2012-06-18
中国明史学会简介
中国明史学会,简称明史学会,成立于1989年8月,主要任务是研究明朝历史,是一个拥有350多名专业会员、十多个团体会员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是国内外明朝历史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核心组织。 i%iL[id:w  
i%iL[id:w  
中国明史学会领导成员: i%iL[id:w  
  第一届领导成员:1989年8月——1993年8月   名誉会长:白寿彝   会长:王毓铨   副会长:刘重日张海灜   秘书长:张显清   副秘书长:张德信 商传    i%iL[id:w  
       第二届领导成员:1993年8月——1997年8月   名誉会长:白寿彝   会长:王毓铨   执行会长:刘重日   常务副会长:张显清   副会长:张海灜、张海鹏、南炳文、汤纲   秘书长:张德信    i%iL[id:w  
       第三届领导成员:1997年8月——2001年8月   会长:刘重日   常务副会长:张显清   副会长:张海鹏 张德信 南炳文 赵毅   秘书长:张德信(兼)    i%iL[id:w  
       第四届领导成员:2001年——2004年8月   名誉会长:王毓铨 刘重日   会长:张显清   常务副会长:张德信 南炳文   副会长:王天有 陈支平 林金树 周绍泉 赵毅 商传   秘书长:张德信(兼)    i%iL[id:w  
      新一届领导成员:2009年8月[1]   名誉会长:张显清  中国明史学会毛佩琦教授 i%iL[id:w  
会长:南炳文(南开)、商传(社科院)   常务副会长:王天有(北大)赵毅(辽师大)   副会长:毛佩琦(人大)、王世华(安徽师大)、万明(社科院)、方志远(江西师大)、王熹(地方志)、田澍(西北师大)、陈支平(厦门大学)、范金民(南京大学)、高寿仙(北京行政学院)   秘书长:张宪博   常务副秘书长:李小林(南开)   副秘书长:牛建强(河南大学)、张明富(西南大学)、胡凡(黑龙江大学)、夏维中(南大)、郭培贵(辽师大)。 i%iL[id:w  
i%iL[id:w  
[ 此帖被游裕钧在2012-11-14 10:57重新编辑 ]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2楼 发表于: 2012-06-20
盐城游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3楼 发表于: 2012-06-20
江苏盐城游氏第一次修谱原件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4楼 发表于: 2012-06-22
          今天,我去了北京通州区永乐店镇半载河村,村中有100多户游姓人家,人口约500人。与村中长者谈了半天。他们一说是山西移民过来的,一说是随明燕王来北京的。也没有家谱。以前祖上有一墓志,后找不到了。情况就是这样。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5楼 发表于: 2012-06-23
明王朝的皇家,有一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规矩,即驸马须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而且子弟被选中的人家,近亲中便不能再出仕为官,即使已经做着官的也得退休回家。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6楼 发表于: 2012-06-25
明代首辅年表
明代历任首辅(以首次任职先后为序,数字为任期) 8' WLm  
8' WLm  
黄淮(浙江人)1 8' WLm  
解缙(江西人)5 8' WLm  
胡广(江西人)10 8' WLm  
杨荣(福建人)6 8' WLm  
杨士奇(江西人)21 8' WLm  
杨溥(湖北人)2 8' WLm  
曹鼐(河北人)3 8' WLm  
陈循(江西人)7 8' WLm  
徐有贞(江苏人1 8' WLm  
李贤(河南人)9 8' WLm  
陈文(江西人)2 8' WLm  
彭时(江西人)7 8' WLm  
商辂(浙江人)2 8' WLm  
万安(四川人)10 8' WLm  
刘吉(河北人)5 8' WLm  
徐溥(江苏人)6 8' WLm  
刘健(河南人)8 8' WLm  
李东阳(祖籍湖南茶陵,生于北京)6 8' WLm  
杨廷和(新都人,先世江西吉安人)10 8' WLm  
梁储(广东人)2 8' WLm  
费宏(江西人)2 8' WLm  
杨一清(云南安宁人,后徙居江苏丹徒)3 8' WLm  
张璁(浙江人)5 8' WLm  
方献夫(原籍福建莆田,广东南海人)1 8' WLm  
李时(河北人)3 8' WLm  
夏言(江西人)7 8' WLm  
翟銮(其先诸城人。曾祖为锦衣卫校尉,因家京师)2 8' WLm  
严嵩(江西人)15 8' WLm  
徐阶(今上海)6 8' WLm  
李春芳(江苏人)3 8' WLm  
高拱(河南人)1 8' WLm  
张居正(湖北人)10 8' WLm  
张四维(山西)1 8' WLm  
申时行(江苏人)8 8' WLm  
王家屏(山西人)1 8' WLm  
王锡爵(江苏人)2 8' WLm  
赵志皋(浙江人)7 8' WLm  
沈一贯(浙江人)5 8' WLm  
朱赓(浙江人)2 8' WLm  
李廷机(福建人)4 8' WLm  
叶向高(福建人)6 8' WLm  
方从哲(浙江人)6 8' WLm  
顾秉谦(江苏人)2 8' WLm  
黄立极(河北人)1 8' WLm  
施凤来(浙江人)1 8' WLm  
韩爌(山西人)2 8' WLm  
周延儒(江苏人)5 8' WLm  
温体仁(浙江人)4 8' WLm  
张至发(山东人)1 8' WLm  
刘宇亮(四川人)1 8' WLm  
薛国观(陕西人)1 8' WLm  
范复粹(山东人)1 8' WLm  
陈演(四川人)1 8' WLm  
8' WLm  
8' WLm  
暂代的首辅,如蒋冕、毛纪不计。 8' WLm  
8' WLm  
从阁臣的乡贯(按现在省区范围)来说,在这一百六十四人中: 8' WLm  
浙江最多,有二十七人, 8' WLm  
江苏、江西二省各有二十二人; 8' WLm  
其次是河北占十七人, 8' WLm  
山东十三人,表明南方的阁臣多于北方,只浙江、江苏、江西三省即有七十一人,占总阁臣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三。因为那里是当时财赋所出之地,是人文荟萃之区,所以阁臣也多于其他省区. 8' WLm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7楼 发表于: 2012-06-25
明代官职说明
  尚书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 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8' WLm  
  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 8' WLm  
  按察使 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8' WLm  
  都指挥使 一省之兵权掌握者。 8' WLm  
  殿阁大学士 皇帝的顾问人员。以后逐渐权重,成为实际的宰相。 总督 始于明代,凡用兵时派部院大臣总督军务,无定员,也无一定辖区,视军情所至,随时设置。 8' WLm  
8' WLm  
    古代官职的等级。始于魏晋时,从第一品至第九品,共分九等,由高及卑。北魏始每品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阶。唐、宋文职与北魏相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阶。隋代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分,共为十八阶,文武职相同。如唐代御史大夫正三品,御史中丞正四品下;清代知府从四品,知县正七品等。 8' WLm  
三国魏司空陈群始定九品之制。在郡县设中正评代人才高下,分为九等,即“九品官人之法”,古代官职也分九个等级,周代官有九等之命。从魏晋开始,立九品之制,从一品到九品,定官吏的大小高低,历代王朝沿袭不废。 8' WLm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8楼 发表于: 2012-06-25
明代职官品位表
明代职官品位表*
正一品
8' WLm  
  左宗正 右宗正 左宗人 右宗人 8' WLm  
  太师 太傅 太保 8' WLm  
  武职: 左都督 右都督
从一品
8' WLm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8' WLm  
  武职: 都督同知
正二品
8' WLm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8' WLm  
  文职: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史 都察院右都 8' WLm  
  御史 衍圣公 龙虎山正一真人 8' WLm  
  武职: 都督佥事 留守司正留守 都指挥使
从二品
8' WLm  
  文职: 左布政使 右布政使 8' WLm  
  武职: 都指挥同知
正三品
8' WLm  
  太子宾客 8' WLm  
  文职: 吏部左侍郎 吏部右侍郎 户部左侍郎 户部右侍郎 礼部左侍郎 礼部右侍郎 兵部左侍郎 兵 8' WLm  
  部右侍郎 工部左侍郎 工部右侍郎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通政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 8' WLm  
  事太常寺卿 顺天府府尹 应天府府尹 按察使 8' WLm  
  武职: 指挥使 留守司副留守 都指挥佥事
从三品
8' WLm  
  文职: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布政使司左参政 布政使司右参政 行太仆寺卿 苑马寺卿 都转运使 8' WLm  
  武职: 指挥同知 8' WLm  
  土官: 宣慰使
正四品
8' WLm  
  文职: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通政使司左通政 通政使司右通政 通政使司誊黄右通政 8' WLm  
  大理寺左少卿 大理寺右少卿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太常寺提督四夷馆少卿 太仆寺少卿 鸿胪寺 8' WLm  
  卿顺天府府丞 应天府府丞 按察使司副使 行太仆寺少卿 苑马寺少卿 知府 8' WLm  
  宦官: 太监 午门门正 东华门门正 西华门门正 玄武门门正 奉天门门正 左顺门门正 右顺门门正 8' WLm  
  武职: 指挥佥事 8' WLm  
  土官: 宣慰同知
从四品
8' WLm  
  文职: 国子监祭酒 布政使司左参议 布政使司右参议 都转运盐使司同知 8' WLm  
  宦官: 左少监 右少监 午门门副 东华门门副 西华门门副 玄武门门副 奉天门门副 左顺门门副 8' WLm  
  右顺门门副 8' WLm  
  土官: 宣抚使
正五品
8' WLm  
  文职: 内阁大学士 郎中 通政司左参议 通政司右参议 大理寺左寺丞 大理寺右寺丞 翰林院学士 8' WLm  
  左春坊大学士 右春坊大学士 左庶子 右庶子 光禄寺少卿 尚宝司卿 钦天监监正 太医院院使 上林苑 8' WLm  
  监左监正 上林苑监右监正 顺天府治中 应天府治中 左长史 右长史 按察使司佥事 府同知 宗人府经 8' WLm  
  历 8' WLm  
  宦官: 左监丞 右监丞 司正 局大使 8' WLm  
  女官: 尚宫 尚仪 尚服 尚食 尚寝 尚功 宫正司宫正 8' WLm  
  武职: 正千户 王府仪卫正 8' WLm  
  土官: 宣慰使司佥事 宣抚司同知
从五品
8' WLm  
  文职: 员外郎 左谕德 右谕德 司经局洗马 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鸿胪寺左少卿 鸿胪寺右少卿 尚 8' WLm  
  宝司少卿 都转运盐使司副使 盐课提举司提举 市舶提举司提举 知州 8' WLm  
  宦官: 左司副 右司副 局左副使 局右副使 8' WLm  
  武职: 五军都监府经历司经历 镇抚司镇抚 王府仪卫副 副千户 8' WLm  
  土官: 宣抚副使 安抚使 招讨使
正六品
8' WLm  
  文职: 主事 都察院经历司经历 大理寺左寺寺正 大理寺右寺寺正 詹事府府丞 左中允 右中允 翰 8' WLm  
  林院侍读 翰林院侍讲 国子监司业 太仆寺寺丞 尚宝司司丞 钦天监监副 春官正 夏官正 中官正 秋 8' WLm  
  官正 冬官正 太医院院判 上林苑监左监副 上林苑监右监副 中、 东、 西、 南、 北五城兵马指挥司指挥 8' WLm  
  顺天府通判 应天府通判 宛平县知县 大兴县知县 上元县知县 江宁县知县 僧录司左善世 僧录司右善 8' WLm  
  世道录司左正一 道录司右正一 神乐观提点 审理正 行太仆寺寺丞 苑马寺寺丞 府通制 8' WLm  
  宦官: 典簿 8' WLm  
  女官: 司记 司言 司簿 司闱 司籍 司乐 司宾 司赞 彤史 司宝 司衣 司饰 司仗 司膳 司 8' WLm  
  酝司药 司 司设 司舆 司苑 司灯 司制 司珍 司綵 司计 宫正司司正 8' WLm  
  武职: 留守司经历司经历 都指挥使司经历司经历 都指挥使司断事司断事 王府典仗 8' WLm  
  土官: 宣抚佥事 安抚同知 招讨司副招讨 长官司长官 蛮夷长官司长官
从六品
8' WLm  
  文职: 大理寺左寺副 大理寺右寺副 左春坊左赞善 左春坊左司直郎 右春坊右赞善 右春坊右司直郎 8' WLm  
  翰林院修撰 光禄寺寺丞 大官署署正 珍羞署署正 良酝署署正 掌醢署署正 鸿胪寺左寺丞 鸿胪寺右 8' WLm  
  寺丞 顺天府推官 应天府推官 僧录司左阐教 僧录司右阐教 道录司左演法 道录司右演法 布政使司经 8' WLm  
  历司经历 都转运盐使司判官 盐课提举司同提举 市舶提举司副提举 州同知 8' WLm  
  宦官: 长随 奉御 8' WLm  
  武职: 所镇抚 8' WLm  
  土官: 安抚副使
正七品
8' WLm  
  文职: 都察院监察御史 都察院经历司都事 营缮所所正 通政使司经历司经历 大理寺评事 翰林院编 8' WLm  
  修太常寺典簿厅典簿 太常寺博士 吏科都给事中 户科都给事中 礼科都给事中 兵科都给事中 刑科都 8' WLm  
  给事中 工科都给事中 行人司司正 上林苑监左监丞 上林院监右监丞 上林苑监良牧署署正 上林苑监蕃 8' WLm  
  育署署正 上林苑监林衡署署正 上林苑监嘉蔬署署正 中城兵马司副指挥 东城兵马司副指挥 西城兵马司 8' WLm  
  副指挥 南城兵马司副指挥 北城兵马司副指挥 苑平县县丞 大兴县县丞 上元县县丞 江宁县县丞 王府 8' WLm  
  长史司审理所审理副 公主府家令 按察使司经历司经历 府推官 知县 辽东煎盐提举司提举 8' WLm  
  留守司经历司都事 留守司断事司断事 都指挥使司经历司都事 都指挥使司断事司副断事 8' WLm  
  土官: 安抚司佥事 8' WLm  
  女官: 典记 典言 典簿 典闱 典籍 典乐 典宾 典赞 典宝 典衣 典饰 典仗 典膳 典酝 典 8' WLm  
  药典 典设 典舆 典苑 典灯 典制 典珍 典綵 典计 典正
从七品
8' WLm  
  文职: 翰林院检讨 太常寺天坛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地坛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朝日坛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 8' WLm  
  夕月坛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先农坛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帝王庙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祈谷殿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 T{v(B["!$  
  长陵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献陵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景陵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裕陵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茂陵祠祭 T{v(B["!$  
  署奉祀 太常寺泰陵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显陵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康陵祠祭署奉祀 太常寺永陵祀祭署奉祀 T{v(B["!$  
  太常寺昭陵祠祭署奉祀 光禄寺典簿厅典簿 光禄寺大官署署丞 光禄寺珍羞署署丞 光禄寺良酝署署丞 光 T{v(B["!$  
  禄寺掌醢署署丞 太仆寺主簿厅主簿 吏科左给事中 吏科右给事中 户科左给事中 户科右给事中 礼科左 T{v(B["!$  
  给事中 礼科右给事中 兵科左给事中 兵科右给事中 刑科左给事中 刑科右给事中 工科左给事中 工科 T{v(B["!$  
  右给事中 吏科给事中 户科给事中 礼科给事中 兵科给事中 刑科给事中 工科给事中 中书舍人 直文 T{v(B["!$  
  华殿东房中书舍人 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 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 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 行人司左司副 行 T{v(B["!$  
  人司右司副 钦天监五官灵台郎 顺天府经历司经历 应天府经历司经历 布政使司经历司都事 布政使司理 T{v(B["!$  
  问所副理问 行太仆寺主簿 苑马寺主簿 都转运盐使司经历司经历 盐课提举司副提举 州判官 中军都督 T{v(B["!$  
  府都事 左军都监府都事 右军都督府都事 前军都督府都事 后军都督府都事 卫指挥使司经历司经历 T{v(B["!$  
  土官: 宣慰使司经历司经历 长官司副长官 蛮夷长官司副长官
正八品
T{v(B["!$  
  文职: 户部照磨所照磨 宝钞提举司提举 刑部照磨所照磨 工部营缮所所副 都察院照磨所照磨 通政 T{v(B["!$  
  使司经历司知事 翰林院五经博士 国子监绳愆厅监丞 太常寺协律郎 行人 钦天监主簿厅主簿 钦天监五 T{v(B["!$  
  官保章正 太医院御医 上林苑监良牧署署丞 上林苑监蕃育署署丞 上林苑监林衡署署丞 上林苑监嘉蔬署 T{v(B["!$  
  署丞 宛平县主簿 大兴县主簿 上元县主簿 江宁县主簿 僧录司左讲经 僧录司右讲经 道录司左至灵 T{v(B["!$  
  道录司右至灵 閤阜山灵官 三茅山灵官 王府长史司典膳所典膳正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奉祠正 王府长史司 T{v(B["!$  
  典宝所典宝正 王府长史司纪善所纪善正 王府长史司良医所良医正 王府长史司工正所工正 郡王府典膳 T{v(B["!$  
  公主府司丞 按察使司经历司知事 府经历司经历 县丞 辽东煎盐提举司同提举 T{v(B["!$  
  女官: 掌记 掌言 掌簿 掌闱 掌籍 掌乐 掌宾 掌赞 掌宝 掌衣 掌饰 掌仗 掌膳 掌酝 掌 T{v(B["!$  
  药掌 掌设 掌舆 掌苑 掌灯 掌制 掌珍 掌綵 掌计 卫指挥使司经历司知事 T{v(B["!$  
  土官: 宣慰使司经历司都事
从八品
T{v(B["!$  
  文职: 詹事府左春坊左清纪郎 詹事府右春坊右清纪郎 翰林院典籍 国子监五经博士 国子监助教 国 T{v(B["!$  
  子监典簿厅典簿 太常寺天坛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地坛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朝日坛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夕月坛 T{v(B["!$  
  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先农坛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帝王庙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祈谷殿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长陵祠 T{v(B["!$  
  祭署祀丞 太常寺献陵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景陵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裕陵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茂陵祠祭署祀丞 T{v(B["!$  
  太常寺泰陵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显陵祭祠署祀丞 太常寺康陵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永陵祠祭署祀丞 太常寺 T{v(B["!$  
  昭陵祠祭署祀丞 光禄寺典簿厅录事 光禄寺大官署监事 光禄寺珍羞署监事 光禄寺良酝署监事 光禄寺掌 T{v(B["!$  
  醢署监事 鸿胪寺主簿厅主簿 钦天监五官挈壶正 顺天府经历司知事 僧录司左觉义 僧录司右觉义 道录 T{v(B["!$  
  司左玄义 道录司右玄义 应天府经历司知事 王府长史司典膳所典膳副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奉祠副 王府长 T{v(B["!$  
  史司典宝所典宝副 王府长史司良医所良医副 王府长史司工正所工副 布政使司照磨所照磨 都转运盐使司 T{v(B["!$  
  经历司知事 T{v(B["!$  
  土官: 宣抚司经历司经历
正九品
T{v(B["!$  
  文职: 户部照磨所检校 宝钞提举司副提举 宝钞广惠库大使 广积库大使 赃罚库大使 甲字库大使 T{v(B["!$  
  乙字库大使 丙字库大使 丁字库大使 戊字库大使 外承运库大使 承运库大使 会同馆大使 工部营缮所 T{v(B["!$  
  所丞 文思院大使 皮作局大使 鞍辔局大使 宝源局大使 颜料局大使 军器局大使 织染所杂造局大使 T{v(B["!$  
  都察院照磨所检校 詹事府主簿厅录事 司经局校书 翰林院侍书 国子监学正 太常寺赞礼郎 太仆寺牧监 T{v(B["!$  
  监正 鸿胪寺司仪署署丞 鸿胪寺司宾署署丞 钦天监五官监候 钦天监五官司历 上林苑监典簿厅典簿 上 T{v(B["!$  
  林苑监良牧署录事 上林苑监蕃育署录事 上林苑监林衡署录事 上林苑监嘉蔬署录事 教坊司奉銮 王府长 T{v(B["!$  
  史司典簿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典乐 王府长史司典仪所典仪正 公主府录事 布府使司照磨所检校 按察使司 T{v(B["!$  
  照磨所照磨 苑马寺牧监监正 辽东煎盐提举司副提举 茶马司大使 府经历司知事 县主簿 T{v(B["!$  
  土官: 宣抚司知事
从九品
T{v(B["!$  
  文职: 吏部司务厅司务 户部司务厅司务 宝钞广惠库副使 广积库副使 赃罚库副使 甲字库副使 乙 T{v(B["!$  
  字库副使 丙字库副使 丁字库副使 戊字库副使 广盈库大使 外承运库副使 承运库副使 御马仓大使 T{v(B["!$  
  军储仓大使 礼部司务厅司务 兵部司务厅司务 会同馆副使 刑部司务厅司务 刑部司狱司司狱 工部司务 T{v(B["!$  
  厅司务 文思院副使 皮作局副使 鞍辔局副使 宝源局副使 节慎库大使 织染所杂造局副使 紫炭司大使 T{v(B["!$  
  都察院司务厅司务 都察院司狱司司狱 大理寺司务厅司务 詹事府左春坊左司谏 詹事府右春坊右司谏 T{v(B["!$  
  司经局正字 翰林院待诏 国子监学录 国子监典籍厅典籍 衍圣公府教授司教授 太常寺司乐 太常寺牺牲 T{v(B["!$  
  所吏目 光禄寺司牲司大使 光禄寺司牧局大使 太仆寺牧监监副 鸿胪寺鸣赞 鸿胪寺序班 钦天监五官司 T{v(B["!$  
  晨钦天监漏刻博士 太医院吏目 顺天府儒学教授 顺天府照磨所照磨 宛平县司狱司司狱 大兴县司狱司 T{v(B["!$  
  司狱 上元县司狱司司狱 江宁县司狱司司狱 顺天府都税司大使 应天府都税司大使 顺天府税课司大使 T{v(B["!$  
  应天府税课司大使 教坊司左韶舞 教坊司右韶舞 教坊司左司乐 教坊司右司乐 王府长史司典仪所典仪副 T{v(B["!$  
  王府长史司伴读 王府长史司教授 郡王府教授 镇国将军府教授 布政使司司狱司司狱 布政使司库大使 T{v(B["!$  
  布政使司仓大使 布政使司杂造局大使 布政使司军器局大使 布政使司宝泉局大使 布政使司织染局大使 T{v(B["!$  
  按察司照磨所检校 按察使司司狱司司狱 苑马寺牧监监副 苑马寺圉长 盐课提举司吏目 市舶提举司吏 T{v(B["!$  
  目茶马司副使 府照磨所照磨 州吏目 府儒学教授 巡检司巡检 巡检司副巡检 税课司大使 府仓大使 T{v(B["!$  
  织染杂造局大使 府医学正科 府阴阳学正术 府僧纲司都纲 府道纪司都纪 卫指挥使司吏目 都指挥使 T{v(B["!$  
  司司狱司司狱 T{v(B["!$  
  土官: 宣抚司照磨 安抚司吏目 招讨司吏目 T{v(B["!$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9楼 发表于: 2012-06-25
青玉胡人戏狮纹带板
      青玉胡人戏狮纹带板 T{v(B["!$  
  明(1368-1644) 北京海淀魏公村出土 T{v(B["!$  
  玉带板的制作始于唐代,五代、宋、辽、金、明时期都沿袭玉带制度。玉带由銙和铊尾(带头饰件称铊尾)组成,两者统称为带板。明早期是玉带板的鼎盛时期,晚期开始衰落,它是官场礼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銙数和纹饰标志着佩戴者不同的身份地位,明代只有皇帝、皇后、妃嫔、太子、亲王、郡王、公、侯、驸马、伯及文武一品官才有资格使用。明初玉带板数量不一定,目前所见明永乐之后的玉带皆为二十块,其中,銙十八、铊尾两块。明中叶以前玉带銙纹饰极其丰富,多用镂雕法。明中叶以后,则以素面居多。此套玉带板构思新颖,琢刻规整,光亮度好。全套二十块,都是深雕地子,有边框。其中十块浮雕人物戏狮图案,六块桃形雕刻人物或狮子,四块小长方形雕刻如意云纹。 T{v(B["!$  
T{v(B["!$  
[ 此帖被游裕钧在2013-02-08 19:49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