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412阅读
  • 344回复

[原创]游泰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12-05-31
边贡写游芝墓志原文(3)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12-05-31
边贡写游芝墓志(4)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2楼 发表于: 2012-06-03
        明中后期,驸马年龄在14~16 岁之间,“隆庆公主,母高淑妃。成化九年下嫁游泰。十五年薨。”成化九年,游泰最多16岁,公主是1455年出生,游泰至少比公主小三岁。 Xrr3KQaK&  
        也就是说游泰出生时间为:1458年。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3楼 发表于: 2012-06-03
分封制度
  分封制度 Xrr3KQaK&  
Xrr3KQaK&  
  明朝设有宗人府,专门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又有专门记载皇族宗室繁衍传递和生死娶葬的谱牒,叫做玉牒。玉牒每十年一修,由翰林院的官员专司其职,定期公布。 Xrr3KQaK&  
  明朝宗室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8等。皇子封亲王,亲王封号用一个字的古国名或地名,如“秦”、“晋”、“荆”等。授金册金宝,每年的俸禄为一万石。王府设置以长史为首的官属,冠冕服饰,车旗仪仗,官邸府第仅比皇帝低一等。公侯大臣拜谒亲王要伏地拜谒,不能平起平坐。一般配属一支编制三千人的护卫队,作为亲王的警卫,多的配备三支这样的护卫队,称为赐三护卫,人数达到九千以至一万人(明史记载为多者至万九千人,到底理解为一万九千人,还是九千至一万人,未见前人明确说明,在下根据三护卫的说法,即使加上增配的军官和后勤人员也不应该超过一万人)。这些军人的军籍直接隶属于兵部,不归王府所在地的都督府管,这些部队是警卫王府的武警部队,不是正规军,而且这种部队的配备和战斗力远比正规部队差,实际上是保安队伍。不过最早朱元璋是分封熟悉军事的皇子在北方的军事要地,都可以干预军务,习惯上叫做“塞王”。封在太原的晋王和封在北京燕王,皆受命指挥边防大军,筑城屯田,大将军冯胜及傅友德,都曾受其节制,军中大事,二王可以直接奏闻。诸子中最有才能的宁王成人之后封在燕晋之间,更向北突出喜峰口附近的大宁,他的三护卫和配备的军官都是精锐之师,还可以指挥人数达八万之多的部队,和燕晋二王共同防御北边元朝残余势力。晋王死在朱元璋之前,宁王被朱棣剥夺了军事指挥权,移封到南昌,此后再也没有可以带兵的王爷了。 Xrr3KQaK&  
  亲王嫡长子年至10岁立为王世子,授金册金印,如果世子先于亲王去世,则嫡长孙为世孙,世子,世孙冠服等制度同一品官,他们是亲王位号的合法继承人。亲王的其他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的银册银宝,封为郡王。郡王封号用州县地名或古地名,一般为2个字,如“新平”、“广昌”、“乐安”等。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等制度同二品官。他们都是郡王位号的合法继承人。郡王的其他诸子封为镇国将军,郡王之孙封为辅国将军,郡王之曾孙封为奉国将军,郡王四世孙封为镇国中尉,郡王五世孙封为辅国中尉,郡王六世孙以下皆封为奉国中尉,世袭封号。这些宗亲子弟出生时须向专门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宗人府请名,年长再请婚,食俸终生,死后复由朝廷祭葬。制度规定,宗室禄给标准,亲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列爵封藩制度作为巩固朱家王朝统治一系列重大措施之一,在明代相沿无改,致使明宗藩世代蕃衍,朱氏子孙遍及全国。 Xrr3KQaK&  
    两百多年间,共册封亲王289位、靖江王11位。其中8位未就藩即薨逝,10位因罪被废,24位至明亡时的末王或被起义军所害、或不知所终,未能按明代亲王规制修建陵寝。还有一位兴献王,因为儿子朱厚熜入继大统,陵寝升格为皇陵。其余246位亲王、10位靖江王均建有各自的陵寝。现在只有位于桂林的靖江王墓10座保存比较完好。 Xrr3KQaK&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4楼 发表于: 2012-06-08
“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 Xrr3KQaK&  
    “传奉官”指由司礼等监太监“传奉圣旨”任命的官员,始见于明成化初,泛滥于成化末,延续于弘治、正德间,最多时达四千余人,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成为明代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大奇特现象。本文依次考察了传奉官现象的出现及结局、传奉官的社会身份及地域性职业特征、造成传奉官现象发生的社会的与个人的因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认为:传奉官现象以不合理乃至荒诞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的合理需求、加速了成化时代开始的由讲究节俭到追求奢靡、由政府控制到个性发展、由严肃冷酷到自由奔放的明代社会的转型。虽然传奉官在嘉靖初被废止,但其带来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却不可逆转地被普遍接受。 Xrr3KQaK&  
Xrr3KQaK&  
Xrr3KQaK&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5楼 发表于: 2012-06-08
      《明清档案》,并不是一般性的泛指现在分别典藏在海峡两岸,数逾千万件以上的明清两代公私历史档案,而是专指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张伟仁教授主编,正在陆续出版中,取名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简称《明清档案》一书。这是一部规模弘大,内容充实,史料价值极高的超大型公布历史档案的专书。史语所的同行们计划将该所现藏全部清代内阁大库档案俱加以缩影印行。由于数量庞大(约计三十一万件),而类别又繁多(计有题奏本章,谕旨诰敕、咨移禀复、榜文,作为附件的题要、揭帖、簿籍、图册……等等),在内容上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充分反映出有清一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典章制度、吏治政情、军事部署、民族关系、礼仪习俗,以至天文气象、边疆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确实是“清代全国庶政的真实记录,其重要性不言可谕。”① Xrr3KQaK&  
     张伟仁教授等“为了确保档案的内容不致湮灭”,也“为了便于学者利用”②,早在1981年便克服各种困难,开始对史语所保藏的内阁大库档案进行整理。在过去数十年已有基础上重新进行编订和缩影,制订出比较周详的全面性的工作计划,准备用若干年的时间,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将所藏档案约分印成1500册,全部公布。预计每册约刊载200份文件,页数在600页上下。可见,这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学术价值而又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同时又是一项对我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有效保存和提供利用的重大措施。 Xrr3KQaK&  
     笔者于1994年上半年执教于香港科技大学,有幸在该校系统阅读了“明清档案”已出版的220余册,即包括从顺治元年到乾隆四十一年(1644—1766年)约5万余份文件。在阅读这些最新刊布的历史档案时,笔者恍如身入宝山,喜睹珍藏,在不少问题上都获得新的收获。以《明清档案》刊布的内容与现存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同类目文件相比对,当然能起到互相补充和启发的作用;以之与有关官书政书、碑刻、地方志、私人文集笔记等结合参详,又必能对清史研究中的各方面专题取得重要的充实,甚至突破。但又必须看到,《明清档案》亦具有相对独立和系统的史料价值,应是今后清史研究者所绝不能忽视的。本文仅依据《明清档案》所提供的史料,对明清交替间的地方吏治状况,前明官场风气在清初的沿袭,顺治朝对此的锐意整肃及其实际效果,顺治朝吏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有清一代的影响等,进行初步的探索。 Xrr3KQaK&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6楼 发表于: 2012-06-08
苏北在明初至中期的大批移民
据盐都县志记载:“元末张士诚据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败至身虏,明主积怨。”1983年《江苏乡土报》第20期载:朱元璋登基后,正月十五大放花灯,苏州府的花灯是牧童骑在老水牛背上,怀里抱着个大西瓜。朱元璋忌讳,这是揭他和皇后马娘娘的短(朱元璋年轻时曾偷过牛,马娘娘是秃子),于是朱元璋命刘基带了3000人马将苏州城中人全部杀光。刘基跪求:请留下一门生灵,日后苏州城不至毁掉,朱元璋见刘基保奏,哪门人少留哪门,刘基说阊门人最少。得到朱元璋圣旨,刘基立即派人告知苏州府,晓谕全城居民。苏州百姓连夜搬至阊门,一夜间阊门变得繁华起来。另一部分居民扶老携幼,逃离苏州。那时苏北一片荒凉,他们就逃到这里,开垦荒地,繁衍后代,有人问其祖籍,不敢说是苏州,只说是阊门人。因当时朱元璋派出的三千人马,皆是红布裹头,故称“红头赶散”。当时搬到阊门的居民,在后来的多次赶散中,阊门居民自然也是首当其冲被赶散。这些都是民间传说,没有史料记载。 Xrr3KQaK&  
  苏州阊门居民被赶散的根本原因是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的统治,打击残余势力,减缓土地矛盾,发展经济,增加赋税,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他借鉴了汉高祖刘邦的做法,“昔汉高祖徙天下富豪于关中,朕初不识,今思之,京师天下根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及不尔”。因此,明王朝大批移民,开垦荒地,发展人口,增加中央赋税,是巩固明王朝政权实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 Xrr3KQaK&  
  元末明初苏北平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严重,人口损失令人吃惊。据《元史五行志》记载:从1297—1356年,黄河决溢泛淮达22次之多,两淮饥民数十万。苏北平原作为元末群枭之一张士诚的大本营和根据地,成为农民起义的主要战场。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淮安城中“仅存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家”。广大农村“地旷衍,湖荡居多,而村落少,居室小,民无盖藏”。 Xrr3KQaK&  
  1987年第四期《东南文化》刊载,“明初苏北一带是一片海滩,苏州等地人被洪武皇帝迁徙来此后,插草为标,从事渔、樵、盐、农等行业”。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4月)朱元璋诏:移苏、松等府无田之民,往淮河以南各处闲田起耕,给以钞使备农具,三年不征赋役。又诏:“徙杭、湖、温、台、苏、松诸府民无田者于淮河以南垦耕,官给钞备农具,复三年”。淮安地区除赣榆、海州和邳县外,其余8县普遍接收江南移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淮安府人口632541人,其中60%为移民。 Xrr3KQaK&  
  据乾隆四十四年《新安镇志》记载,明“嘉靖年间,来自苏州阊门的周姓、常州无锡的惠姓,以及刘、管、段、金诸姓来此”,“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后“人烟日繁,乃诣州请为民,州牧载为版图,是为里人”。民国《兴化县志》卷一记载:境内民族除土著而外,迁自姑苏者多。《泗阳县志》卷21记载:席氏、吴氏、朱氏明初分别由苏州东洞山、昆山、句容、吴县枫桥迁入。 Xrr3KQaK&  
  从查获的部分史料表明,苏北在明初至中期的大批移民,主要来自苏州和杭、湖、温、台、松诸府及驻守淮扬军籍移民。 Xrr3KQaK&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7楼 发表于: 2012-06-08
江西省古代游氏人名录
游少游 江西永丰人,字希卿,隆兴癸未(1163)进士,摄永兴令。 Xrr3KQaK&  
  游 元 江西抚州人,字淳夫。举进士,晚岁授安化簿,以文理训导邑士,官终赣县丞。 Xrr3KQaK&  
  游子源 江西婺源人,明洪武壬戌(1382)举明经,授苏州府吴江县学教谕。为清江王世子师傅,礼遇殊厚。既而以老疾辞。 Xrr3KQaK&  
  游維善 江西丰城人,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进士。 Xrr3KQaK&  
  游志逊 江西上饶人,洪武年间为广西兴县丞,后拜四川按察。 Xrr3KQaK&  
  游 享 江西上饶人,永乐二年甲申(1404)进士。 Xrr3KQaK&  
  游 端 江西德化人,永乐中由岁贡任给事中。弹劾无顾忌,升镇江守,有惠政。 Xrr3KQaK&  
  游 奎 江西新昌人,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科进士。 Xrr3KQaK&  
  游 和 江西丰城人,永乐十九年(1421)辛丑科进士。 Xrr3KQaK&  
  游 芳 江西婺源人,字兰仲,少年有至性,受学汪仲,通五经,精博物理,尝两预乡试不利,隐居教授,以师道自任。编有《皇明正经》三十卷。 Xrr3KQaK&  
  游 明 字大升,江西丰城人,景泰二年(1452)壬申科进士,天顺中为福建按察,提督学校,待诸生有恩义,尤以廉著称。 Xrr3KQaK&  
  游 浩 江西丰城人,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进士。 Xrr3KQaK&  
  游 辉 江西高安人,字公宪,成化贡生,知浙江龙泉县。 Xrr3KQaK&  
  游震得 江西婺源人,字汝潜,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三甲一百八十名进士。由行人擢升监察御史。世宗(嘉靖)好方士,震得以疏谏,廷杖謫外。后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以兴化失守罢归。再起,督辖南京粮储。著有《让溪甲乙集》。 Xrr3KQaK&  
  游 潜 江西丰城人,字用之,弘治举人。官云南宾州知州。著有《博物志补》、《燕蕉存稿》、《梦蕉诗话》。 Xrr3KQaK&  
  游季勋 江西丰城人,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科二甲六十七名进士。 Xrr3KQaK&  
  游应乾 江西婺源人,嘉靖四十四年巳丑(1565)科二甲六十二名进士。 Xrr3KQaK&  
  游朋孚 江西婺源人,万历十七年(1589)巳丑科三甲二十二名进士。 Xrr3KQaK&  
  游汉龙 江西婺源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三甲八十九名进士。 Xrr3KQaK&  
  游王廷 江西临川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三甲五十五名进士。 Xrr3KQaK&  
  游正中 江西临川人,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三甲四十一名进士。 Xrr3KQaK&  
  游有伦 江西婺源人,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三甲五名进士。 Xrr3KQaK&  
  游明柱 江西临川人,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三甲二百四十一名进士。 Xrr3KQaK&  
  游东升 江西临川人,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七十一名进士。 Xrr3KQaK&  
  游 旭 江西婺源人,字稚生,善山水、人物、虫鱼、花卉,兼工诗,善篆刻。 Xrr3KQaK&  
  游方震 江西丰城人,乾隆七年(1742)乙丑科进士。 Xrr3KQaK&  
  游三立 江西奉新人,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科三甲一百八十名进士。 Xrr3KQaK&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8楼 发表于: 2012-06-0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2004年9月全国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强调指出:“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也曾说:“研究姓氏文化,推动闽台姓氏族谱对接,理清家族渊源关系,弘扬家族的优良传统,由家族认同,扩大到国家认同,从宗族的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团结,可谓善莫大焉,功莫大焉;力莫大焉!” Xrr3KQaK&  
离线游裕钧

发帖
771
金钱
3693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0
好评度
67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9楼 发表于: 2012-06-08
游锡堃夫妇
2005年12月上旬,福建省诗人赴台访问团应邀去台湾,游嘉瑞任该团名誉团长。他此行除了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外,还与台北游氏宗亲聚会。 Xrr3KQaK&  
   Xrr3KQaK&  
   台北广平堂是台湾游氏的宗祠。12月5日,游嘉瑞到广平堂与游氏宗亲共叙乡谊,场面颇为隆重。这时他获悉,就在前几天,民进党上层人物谢长廷、苏贞昌分别特意造访广平堂。谢长廷的妻子姓游名芳芝,他到广平堂似乎符合情理。而苏贞昌“光临’’游氏宗祠,则显出了民进党上层对此事的高度紧张和关注。12月5日,时任台湾“总统府秘书长”的游锡堃也“拨冗”到广平堂。 Xrr3KQaK&  
   Xrr3KQaK&  
   当天中午时分,当游锡堃夫妇快到时,二百多位游氏宗亲都拥到广平堂大门口等侯。出于礼节,游嘉瑞正要离座时,被广平堂理事长游正成阻止: “你是宗长,辈分比游锡堃高,可以坐着等候。” 游嘉瑞与游锡望见面后,尽叙宗缘,拉起“家”常。不久,游锡堃走上主席台,拿起话筒说: “我今天很高兴参加广平堂聚会,很高兴见到嘉瑞宗长;广平堂的建设,许多材料是嘉瑞宗长从大陆帮助采购的,表示感谢;台湾的游氏宗亲回大陆寻根谒祖,许多是嘉瑞宗长安排接待的,表示感谢。”在广平堂与游锡堃夫妇共进午餐时,游嘉瑞劝游锡堃诏安县寻根谒祖,他未置可否。 从实事做起 促两岸民间交往 Xrr3KQaK&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