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L[id:w 1930年,市尾武术馆合影(后排中间两位穿黑衣者,左为游长春,右为游振辉)
i%iL[id:w
i%iL[id:w 漳州太祖拳丈八棍之刺棍式
i%iL[id:w
i%iL[id:w 游长春之孙游文树展示祖父真迹
i%iL[id:w
i%iL[id:w 第三代传人游长春真迹
i%iL[id:w i%iL[id:w i%iL[id:w 百年沧桑里,融进了一间武馆鲜为人知的历历往事。 i%iL[id:w 1000多年前,陈元光父子开漳建郡,把军营的武艺带进漳州、融入民间,开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武术技法。
i%iL[id:w i%iL[id:w 转而自清末以来,武术健身早为人们所喜爱。
i%iL[id:w i%iL[id:w 渐入民国,又提倡强国强种的尚武精神,武术馆如雨后春笋般,滋生发展壮大。其中,太祖拳在漳州更有了十足发展。
i%iL[id:w i%iL[id:w 说到太祖拳的创兴,不得不往回看100多年前的那一幕历史:一位闽西客家人来到漳州,创办了一间武馆,堂号“登龙堂”,传授太祖拳青龙阵。此后,登龙堂伴随中国近现代百年的风云变幻,留下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i%iL[id:w 8'
WLm 去年年底,市区巷口社区市尾武术馆的太祖拳青龙阵,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漳州传统武术首个省级非遗。
8'
WLm 8'
WLm 8'
WLm 太祖拳青龙阵阵势、武器独特,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非遗 8'
WLm 市区熙熙攘攘的巷口社区市尾村(市美社),一家不起眼的武馆很少引起旁人的注意。
8'
WLm 8'
WLm 前几天,在福州举行的我省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启动仪式上,漳州太祖拳青龙阵传承人之一游建华,代表漳州市尾武术馆接过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这是漳州传统武术首个省级非遗。
8'
WLm 8'
WLm 游建华说,市尾武术馆袭练的太祖拳属南派风格的赵大祖拳,系我省八大拳种之一,其基本理论:有长技又有短打,连环四门有八十一化法,知此门者方可入手。入手者可变化,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柔,七势连环拳法,闪兼击技手,取上而能下,击东能击西,入手即提步,提步即入手。
8'
WLm 8'
WLm 器械则秉承军伍公步的套路。单练有阵尖大刀、梅花枪、青龙脉刀等。最具精华的是摆青龙阵,系用铁棍排练的独特风格的阵法,威力强劲,变化奇妙。
8'
WLm 8'
WLm 近年来,武馆多次组织并派出选手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种武术观摩、交流、选拔、表演、比赛,均有获奖。如今市尾武馆已先后在龙海的翠林、后坂,长泰的岩溪、贺利,华安的龙径,南靖的游坑,云霄的营尾及市区的教子桥等处开馆教徒,徒众之多,达数千人,声名远扬。去年年底,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漳州市尾武术馆的太祖拳青龙阵赫然在列。
8'
WLm 8'
WLm 历史探秘
8'
WLm 8'
WLm 客家人来漳传授拳术,侠肝义胆创办登龙堂 8'
WLm 漳州市尾武术馆,原先堂号为“登龙堂”,创建于清朝末年,历传六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闽南各地享有声名,历代拳师如游养宜,游长春、游天霖、游丰元、游分等,皆有盛誉,为漳属武术界人士所共知。
8'
WLm 8'
WLm 市尾武术馆的赵太祖拳,始传拳师为游青龙。据漳州收藏协会秘书长、武术资深研究专家汪海泉介绍,游青龙系闽西客家人。因与巷口王吉元酒店老板王某有旧交,游青龙每来漳州均住在他家。
8'
WLm 8'
WLm 那时,市尾村村民的游红婴、游养宜、游碧山等六人常自集一起学习何阳拳。游青龙知道后,于是在游红婴等练拳处门外偷窥。一次刚好遇到游红婴准备外出,游青龙故意用手臂抵挡住门柱,不让他外出。游红婴看他年纪比较大,用力推击但未动分毫,才发现游青龙身怀绝技,于是恭请入室求教。
8'
WLm 8'
WLm 汪海泉说,后来游红婴、游养宜等六人,为了学到更多武功,就拜游青龙为师,因此市尾的赵太祖拳就由青龙师开创。游青龙终生未娶,游红婴感激青龙师的悉心教导,又悯青龙师孤身一人,于是当了他的义子,奉养其终身。
8'
WLm 8'
WLm 游青龙一生行侠好义,曾云游四方,访问豪杰,但自创建市尾武术馆之后,他便不再游侠,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拳师。
8'
WLm 8'
WLm 第三代传人大力改革,支持红军为革命就义 8'
WLm 在市尾武术馆发展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位闽西客家人对其影响深远。
8'
WLm 8'
WLm 1929年第三代传人游长春(1902-1932年),继承其父游养宜的艺业,主掌馆务。为弥补本派器械查路之不足,不拘门户之见,他特邀老拳师游振辉来馆传教军营公步器械及舞狮法。
8'
WLm 8'
WLm 因辛亥革命后,游振辉设馆“双发堂”授徒传艺,为了纪念这位宗师,市尾武术馆,将原先堂号“登龙堂”,改为“双发登龙堂”,沿用至今。
8'
WLm 8'
WLm 第三代传人游长春不仅在馆务上大力改革,而且积极接受进步思想。市尾武术馆第六代传人、现任馆长游清文的父亲是游丰源,游丰源与游长春是同门师兄,曾一同向第二代传人游养宜、游振辉等人学艺。“我父亲是1999年去世的,父亲生前讲过许多游长春的事情”。
8'
WLm 8'
WLm 游长春比游丰源年长13岁。1932年4月,红军入漳,游长春任东乡农协会主席,市尾武馆大部分馆员参加了由游长春任队长的农民赤卫队。其间,游长春还把原“青龙阵”易名为“青龙五星阵”,以示崇敬红军之情。
8'
WLm 8'
WLm 后来,游长春被人出卖,在龙文区被国民党抓获,并被击毙。
8'
WLm 8'
WLm 游丰源曾回忆游长春,游长春自幼苦练武术,“当时他的卧室没有床,而是在半墙上搭了一个铺子,每次上床睡觉,手一撑就翻上去了,轻功很好”,这次变故,对武馆来说是一大损失。
8'
WLm 8'
WLm 汪海泉称,他外公当时目睹了游长春被击毙的一幕,“非常可惜,享年才30岁”。在这次变故中,馆员游秀泉后来也被国民党抓获并被处决。
8'
WLm 8'
WLm 专家剖析
8'
WLm 8'
WLm 吸收融合各方精华亦武亦医影响深远 8'
WLm 汪海泉说,漳州市尾武术馆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吸收了客家、闽南地区的武术精华。武馆既是习武健身的场所,也是治病救治之地,历任馆长不仅武术高明,而且医术精湛。像第三代传人游长春现留有手抄本医书真迹一部。游长春就义后,游天霖接任馆长,他也在平时练武之余,研究医术,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于龙海华侨医院,担任副院长。
8'
WLm 8'
WLm 武馆的太祖拳青龙阵系用铁棍演练的一套别具风格的阵法,在我省各拳种门派中独树一帜;阵势变化有八种之多,奇突且有序,是既有威力又多变化的阵法。在我省各拳种门派中也属凤毛麟角。
8'
WLm 8'
WLm 因是使用生铁淬火打制的铁棍演练,要做到步法不乱、威力强劲、变化有序,非有坚强意志及扎实功力并经反复练习者不能练就;实战性强的漳州太祖拳青龙阵对练套路多,技法朴实无华,而动力却是凌厉强劲,攻防兼备,可应用于实战。
8'
WLm 8'
WLm 不过,令市尾武术馆现任馆长游清文担忧的是,现在年轻一代价值取向转变,传承古代技艺的热情正在逐渐消失,他希望通过“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好传统武术,下一步可能将与学校合作,让武师进入校园传授武艺。
8'
W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