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琪,原名游建铎,
1908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游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1925年,理琪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月,经在河南省委工作的文登西字城人邓汝勋的介绍来到文登。
J^ +_8 1936年4月,胶东临时特委成立,理琪当选为书记。他亲自起草了胶东党的第一个正式文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在信中,理琪正确分析了中国及胶东地区的政治形势,总结了“一一·四”暴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胶东党组织今后的任务,引导胶东的党组织发展和武装斗争走上正轨。
J^ +_8 1937年12月24日,胶东特委组织和发动天福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1月15日,理琪组织和发动威海武装起义,扩大了党和“三军”的影响,壮大了武装力量。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胶东特委将“三军”整编为两个大队,建立了司令部并成立军政委员会,理琪被推任为司令员和军政委员会主席。
J^ +_8 在日军占领牟平城、建立伪政权后,1938年2月13日拂晓,理琪率领部队到达牟平城郊,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收复了牟平城。战斗结束后,理琪等带领20多人在牟平城东南的雷神庙休整时,遭到日军围攻。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虽然身负重伤,但理琪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同志们胜利突围,而理琪却因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年仅30岁。
J^ +_8 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点燃了胶东抗日的烽火,极大地振奋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鉴于理琪对革命的贡献,1945年11月,上级决定将他的遗体由文登县崔家口村迁葬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内。理琪葬在崔家口时简陋的墓碑现在珍藏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天福山中学还在校园中树起了理琪雕像。1962年,在雕像揭幕之际,郭沫若特意赋诗一首:''天福英雄是理琪,献身革命国忘私。当年猛打雷神庙,今日高标星宿旗。百代东风吹海陆,一方化雨仰宗师。文登多少佳儿女,接力还须步伐齐''。
J^ +_8 J^ +_8
J^ +_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