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按籍佥派徭役,占籍何处即在何处承役当差。迁离原籍而又未在寓居地占籍,就意味着逃避了徭役,因为原籍州县无法使之承役,寓居州县又无权使之承役。所以自明初开始,政府就十分注意流民的著籍问题,总的原则是尽量使之返回原籍,并允许在寓居地已有生活基础者就地占籍。如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谕:“今逃移之民,不出吾疆域之外,但使有田可耕,足以自赡,是亦国家之民也,即听其随地占籍,令有司善抚之。”(26)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谕:“各处逃徙人民,已有招谕复业,近闻不复业者尚多。尔户部宜榜谕之,限三月内复业,凡前所负税粮,悉与蠲免。其有久居于彼,产业已成者,许令占籍,仍令有司善加抚绥。”(27)正统元年(1436),“命逃民占籍于所寓。先是,行在户部奏:各处民流移就食者,因循年久,不思故土,以致本籍田地荒芜,租税逋负。将蠲之则岁入不足,将征之则无从追究。宜令各府州县备籍逃去之家并逃来之人,移文互报,审验无异,令归故乡。其有不愿归者,令占籍于所寓州县,授以地亩,俾供租税。则国无游食之民,野无荒芜之地矣。”(28)不过,由于不愿承当徭役,许多人长期寓居而不肯占籍。沈榜曾谈到宛平县情况:“五方之民,各挟所长,以游京师,典买田园,因而贾富十百千万,其所受固宛之廛也,而彼则曰:吾偶寄居耳,不可以丁。其名曰流寓。久之长子孙,有亲戚,墓坟或渐增地至顷亩,则既食宛土之毛矣,而彼则又曰:吾故土尚未脱籍,固自有丁差在焉。其名曰寄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