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莆田游氏 2<'ol65/c
2<'ol65/c
2<'ol65/c
【明】游及远 诗二十一首 2<'ol65/c
游及远,字元封,日益子;万历中布衣。有《小竹林草》。 2<'ol65/c
姚园客云:元封负傲骨,其诗每欲酸巧,亦有不酸者。余从子巽卿卒于秣陵,元封哭以诗,有‘九原有路君先到,酒伴诗朋次第来。’之句。蔡君豪戏之云:君两人皆高阳酒徒,君当先去,次年元封下世,诗竟成讖。 2<'ol65/c
2<'ol65/c
朱郁仪云:元封若陇头老将,《桑女》等歌行,《合州上蔡》《寒夜》等律,才情音响,沉酣清越,妙得风人之旨,与张正言,高达夫、何翅称伯仲哉。 2<'ol65/c
《兰陔诗话》:元封为益藩上客,与同里姚园客、吴元翰、黄元幹等皆预“金陵诗社”。才名籍甚。百余年来,诸家诗俱散佚,予广为蒐(搜)访,各得数十首以传,庶丰城宝剑,不至长没土中也。 2<'ol65/c
2<'ol65/c
1.梦游诗 2<'ol65/c
夜卧兰台中,栖神寄灵境。 2<'ol65/c
长风万里吹,倏忽陟回岭。 2<'ol65/c
众壑递萧森,群峰发葱靓。 2<'ol65/c
松阴散马蹄,涧水清人影。 2<'ol65/c
石悬杖履危,云薄衣裳冷。 2<'ol65/c
觉后望青山,徘徊空引领。 2<'ol65/c
2<'ol65/c
2.桑女行 2<'ol65/c
春半老,女桑柔。 2<'ol65/c
蚕神祠罢粥花浮,桑女争来紫陌头。 2<'ol65/c
采桑正遇栽桑客,欲卖园桑钱数百。 2<'ol65/c
贫家女伴提筐归,急趋富室典春衣。 2<'ol65/c
典衣得钱蚕得食,缲茧成丝空费力。 2<'ol65/c
半入公家半富家,愿焚杼柚罢蚕织。 2<'ol65/c
户未除名衙叹息。 \\R$C
3.忆香山岩 \\R$C
忆昔摉名胜,兹岩境最幽。 \\R$C
海涛翻树起,峰影入溪流。 \\R$C
密竹迷猿洞,残云幻蜃楼。 \\R$C
同人题壁处,封藓几经秋。 \\R$C
摉同搜。 \\R$C
\\R$C
4.秋江晓望 \\R$C
高城初罢柝,曙色半分明。 \\R$C
枫叶窥霜坠,江流带月清。 \\R$C
群峰来爽气,万籁入秋声。 \\R$C
目送孤帆影,依依怨别情。 \\R$C
\\R$C
5.再别雯南养正宗侯 \\R$C
祖帐重为别,河桥春欲残。 \\R$C
疏杨依岸细,暮雨过江寒。 \\R$C
老客飘零惯,危途去住难。 \\R$C
多君能解剑,拂拭带霜看。 \\R$C
\\R$C
6.去妾赠夫 \\R$C
贱妾出门去,含悲当告谁。 \\R$C
落花难上树,逝水无还期。 \\R$C
灯尽催机杼,香销恋繐帏。 \\R$C
可言君意变,自叹妾容衰。 \\R$C
\\R$C
7.晓发九牧岭 \\R$C
嘶马促行役,出门星月稀。 \\R$C
松风吹短鬓,竹露湿綀衣。 \\R$C
鉴水秋容净,缘厓足力微。 \\R$C
乡关今日尽,愁对岭云飞。 \\R$C
\\R$C
8.拨闷 \\R$C
孤窗不寐听鸡声,起舞婆娑向月明。 \\R$C
天地偏穷多病客,江南谁识未归情。 \\R$C
三年浪迹成蓬鬓,十口荒田寄管城。 \\R$C
蹭蹬何须悲蜀道,风波处处总劳生。 \\R$C
\\R$C
9.登伏羲画卦台 \\R$C
亭在上蔡县,后为成王封蔡仲处,旁有白龟庙,上有蔡邕书。 \\R$C
屼嵂宫台照夕阳,万年神迹此徜徉。 \\R$C
风飘蓍草香犹在,雨暗龟台庙半荒。 \\R$C
斜带旧封周蔡仲,旁题高碣汉中郎。 \\R$C
征夫欲卜行藏策,灯火无光落叶黄。 \\R$C
\\R$C
10.登滕王阁 \\R$C
丹梯百尺倚层城,临眺风从两袖生。 \\R$C
山色忽收前夕雨,江流犹作旧时声。 \\R$C
沙村漠漠飞帆渺,草树萧萧古路平。 \\R$C
醉酧残碑词赋在,滕王翻借子安名。 \\R$C
\\R$C
11.野鹿园杂咏 \\R$C
潭水清人心,芙蓉乱江影。 \\R$C
白雁一声秋,芦花明月冷。 \\R$C
\\R$C
12.残灯 \\R$C
夜漏断还继,灯花开且落。 \\R$C
应识含羞容,灭光进罗幕。 \\R$C
\\R$C
13.春闺思 \\R$C
伤春无限愁,愁对莺花语。 \\R$C
流水如有情,缓泛飞红去。 \\R$C
\\R$C
14.送春 \\R$C
昔日随春来,今日送春去。 \\R$C
惆怅姑山云,年年留客住。 \\R$C
\\R$C
15.汝阳晓发 \\R$C
残月挂高树,秋林生晓风。 \\R$C
凄凉千里色,都入客心中。 \\R$C
\\R$C
16.楚妃 \\R$C
宫鬓镂蝉薄,宫腰斗柳轻。 \\R$C
惜春娇欲语,传出买花声。 \\R$C
\\R$C
17.孤雁 \\R$C
孤雁飞来宿浅滩,羽毛憔悴带霜寒。 \\R$C
夜深叫落芦花月,声入瑶琴不忍弹。 \\R$C
\\R$C
18.题梅花帐 \\R$C
写就寒梅挂竹床,笔端飞雪梦中香。 \\R$C
呼童轻拂潇湘簟,恐有残花落枕旁。 \\R$C
\\R$C
19寻僧 \\R$C
闲把青藜破绿苔,寻僧偶过讲经台。 \\R$C
年深不辨山中路,犹记柴门夹古槐。 \\R$C
\\R$C
20.题旧馆人屋壁 \\R$C
重来空对旧桃花,门巷春风燕子斜。 \\R$C
行过垂杨桥外问,旁人才说又移家。 \\R$C
\\R$C
21.山斋 \\R$C
雪峰叠叠拥池亭,独掩松关读道经。 \\R$C
山谷夜深人境寂,溪风送雨过前庭。 \\R$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