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地区正月初一至初五是春节,俗称“五日岁”。过去又叫“破五”,说是这五天内破例允许民间娱乐。 p,u<gJUL
初一早元旦,大家凌晨即起,换上新衣新鞋新帽,红红绿绿,争奇斗艳,故有“好穿初一早”的俗 谚。家家以线面祭祀祖先,祭毕煮面,每人吃一碗面,“碗面”有花生仁,紫菜,鸡肉丝,肉片,香茹,金针等佐料,流香可口,俗称“寿长”。唯不得用面汤,说面汤吃多了出门必遇雨。接下,孩子们游春去了,大人到亲友家拜年。客人一至,主人也饷以“寿面”一碗,但不能吃完,至多吃一,二口,俗叫“动箸”,以示礼貌,主人还捧出红柑,瓜子,糖果请客。大家互说些新年发财,万事如意之类的吉利话。临行时,主人还馈赠红柑一双,拱手作揖送行(过去“五日岁”内容是这样,现在简约多了)。白天游春者人流如潮,路为之塞。晚上孩子们放鞭炮,玩焰火,热闹非常,一派新春景像! p,u<gJUL
初二日,俗例不相往来。相传是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陷莆田时,杀人放火,老百姓死者甚多,涵江自不能免于祸。至次年正月初二日倭寇逃跑后,乡下亲友才能入城涵掉死问伤,故俗以初二为不祥日,忌相往来。丧家于这天用白纸写“恭辞光临”四字贴于大门上,以谢亲友。此俗延继至今,所以这天人们多去游山水寺观。(现如今初二这天以同学,战友聚会为多) p,u<gJUL
初三日,有的商店“开店门”营业了。初一早没有向亲友拜年的,多于这天补拜晚年。亲友来涵游春的仍多,主人应接不暇。 p,u<gJUL
初四日,“做大岁”。相传明末倭寇陷莆涵时,群众多逃避他处,除夕不得回家“围炉”,“过年”。倭寇溃逃后,大家乃于初四日备办牲礼祀神祭祖,补行度岁,俗称“做大岁”。晚上和除夕“围炉”,一样热闹,但酒菜不能比,”围炉”时丰盛,也没有压岁钱和”守岁“了。 p,u<gJUL
初五日早上也和初一早上一样,每人吃一碗面。各行各业都开店门营业了。因初五是春节最后一天,所以游春的人仍多。 p,u<gJUL
以前“五日岁”内,涵江少年骑马,童稚坐人力车前后街“游春”,真是“车水马龙”。此俗至今尚存。 p,u<gJ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