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 陶 饭 Bp*K]3_
天青/文 Bp*K]3_
那个地方的老百姓都习惯于把吃糯米饭喊成“呷陶饭”。 Bp*K]3_
为何要把糯米饭喊成陶饭,我未曾考究过。翻了词典也没找到有关“陶饭”二字的说法。我想,单从字面上讲,“陶”有“黏”之意,故而糯米饭即也是“黏”的饭了。 Bp*K]3_
平时,那里的老百姓是很少做陶饭吃的,只是在端午、中秋等过节或家中来了贵客时才做做。老百姓们把它当作了一种过节和待客的鼎食。假如有人请你去他(她)家“呷陶饭”,那自然是件幸事了。 Bp*K]3_
我曾经就做过这么一次“贵客”。 Bp*K]3_
那是1976年初夏,我为一位农村大娘画过一幅肖像,是照着她儿子拿来的那张一寸照片画的。画好后交给了老大娘的儿子。 Bp*K]3_
事隔几日,老大娘的儿子专门到知青点来找我,硬拉着我去他家“呷陶饭”。“麻烦你为我娘画了那张像,她老人家了却了心里的一件大事,特别的高兴。早上就在屋里念叨要请你呷陶饭。我娘讲,今天天下着雨,你们不会出工。所以,刚吃过早饭就差我一定要把你请到我家去。” Bp*K]3_
这位农民兄弟的话语让我意会了“呷陶饭”三个字的含义。这是一份真诚朴实而又难却的盛情。 Bp*K]3_
我没有推却他的敦请。 Bp*K]3_
...... Bp*K]3_
老大娘全家的热情好客,使我这个本来就有些腼腆的年轻小伙子,都快变成大姑娘似的不好意思了。看座,沏茶,又是这又是那的,家里的老老小小忙得不亦乐乎...... Bp*K]3_
灶里点燃了茅柴,老大娘亲自动手,把淘好的糯米倒入了锅里。 Bp*K]3_
虽说陶饭是糯米做的饭,可在一旁看的我,看她做着并不简单:把煮得七八成熟的糯米滤出,趁热倒入了放了油的锅内,用小火反复煎炒,使饭稍带橙色。在饭里先后加入辣椒末、胡椒粉、香油、香葱、盐等,加这些佐料是陶饭美味可口的关键。 Bp*K]3_
陶饭做好了。“谢谢你为我画像。我们乡下不像你们城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不晓得你喜不喜欢呷我做的陶饭。”老人家的话尚未落音,我连忙吞下口里的饭说:“喜欢,喜欢。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糯米饭嘞!哦不对,是陶饭!”围桌而坐的老老小小看我舔着嘴边的饭说话的样子,都忍不住嘻嘻地笑了。 Bp*K]3_
说是到老大娘家来吃陶饭,可桌上的菜肴,我想是不会亚于他们家过年的。主人把挂在灶头的那块熏得很黑的腊肉和用来换盐的鸡蛋都用来款待我这个“贵客”了。 Bp*K]3_
...... Bp*K]3_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十几年过去。每逢端午节,总会勾起我回想那次做客的经历,眼前总会浮现老大娘慈祥的笑容和她站立在家门口渴盼客人的情景,让我回味那陶饭的清香。 Bp*K]3_
(写于199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