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6163
-
- 注册时间2011-11-25
- 最后登录2025-04-01
- 在线时间1029小时
-
- 发帖232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8
- 金钱8214
- 贡献值1728
- 交易币18
- 好评度238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2326
- 金钱
- 8214
- 贡献值
- 1728
- 交易币
- 18
- 好评度
- 2380
- 家乡
- 四川成都彭州
- 性别
- 男
|
《朝野类要》卷二 称谓 举业 医卜 宋 文昌 赵升 集録 称谓 -9o{vmB{ 【行在】 天子驻跸之所在也。古不闻之,自秦汉方有此称。本朝百司,初称随驾某司,自眞庙后皆称行在,惟三省学士院台谏内侍省之类不云行在,盖天子之司及常侍之谓也。 -9o{vmB{ 【杂压】 以官职混序进迁之列,以定品秩高下,序其列位。 -9o{vmB{ 【五府】 两参政三枢密。 -9o{vmB{ 【两府】 枢密并真太尉。 -9o{vmB{ 【八位】 此盖旧制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之类。 -9o{vmB{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也。中书拟定,门下进画,尚书奉行。绍兴十五年,中书门下并而为一,倶谓之制勅院。 -9o{vmB{ 【两省】 给舎并左右史也。东省 章,西省掌词头记注。 -9o{vmB{ 【两制】 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中书舎人谓之外制,亦掌王言凡诰词之类。 -9o{vmB{ 【史官 】 起居郎、起居舎人谓之左右史,掌记注日生机政。又实録院、日暦所、会要所,皆编修国朝史文。 -9o{vmB{ 【侍从】 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八侍郎是也。又中书舎人、左右史以次谓之小侍从。又在外带诸阁学士、待制者,谓之在外侍从。 -9o{vmB{ 【六院】 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两审计司,皆储材擢用之地。凡作县有声等官多除此。 -9o{vmB{ 【四辖】 提辖左藏库、文思院、 货务、杂买场,谓之四辖,亦为储材之地。 -9o{vmB{ 【贴职】 宰执资格者带观文、资政、端明学士,侍从资格者带诸阁学士及以次侍从带待制,卿监资格者带修撰直阁及京官直秘阁,武臣带阁门宣赞舎人之类。 -9o{vmB{ 【机政】 宰执职事之谓。 -9o{vmB{ 【朝典】 国之大法。 -9o{vmB{ 【亲民】 理治百姓,监鎭知寨亦然。 -9o{vmB{ 【长贰】 正官与副官之总名。 -9o{vmB{ 【幕职】 佥判、司理、司法、司戸、録参、节推、察推、节判、察判之类。幕者本以主帅出塞,从权安营立帐而得此名,如卫靑幕府是也。 -9o{vmB{ 【上马官】 敎授至厅前上下马故也。 -9o{vmB{ 【寄居官】 又名私居官。不以客居及本贯土著,皆谓之私居、寄居。其义盖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也。 -9o{vmB{ 【判府】 宰相、三公、三少、眞王出鎭,方谓之判,其余乃过呼。 -9o{vmB{ 【县令】 未改京朝官宰县也。 -9o{vmB{ 【知丞】 已改京朝官也。未改则带权字,只谓之县丞。 -9o{vmB{ 【军使】 在县之上,军监之下。 -9o{vmB{ 【举主】 依条制科格,以荐名于朝廷者。内有职司常员之分。 -9o{vmB{ 【元老】 国之老旧名臣也。 -9o{vmB{ 【宿儒】 久有名望之士也。 -9o{vmB{ 【贤路】 淸要储材升擢之所也。 -9o{vmB{ 【言路】 台谏给舍也。 -9o{vmB{ 【绅 】 仕宦之称,本指其笏带之类也。 -9o{vmB{ 【储材】 抜擢于此职,以待进用也。 -9o{vmB{ 【淸要】 职慢位显谓之淸,职紧位显谓之要,兼此二者谓之淸要。 -9o{vmB{ 【冷官】 凡缓慢优闲之职是也。因杜子美诗云,广文先生官独冷,后人遂专以号敎官。 【官 】 武臣及军官之自谦,或以为讥。 -9o{vmB{ 【开官口 旧制,及第人带左字,余皆带右字,以左字像开口也。今并不带左右字。 -9o{vmB{ 【院体】 唐以来,翰林院诸色皆有,后遂效之,即学官样之谓也。如京师有书艺局、医官局、天文局、御书院之类是也。即今画家称十三科,亦是京师翰林子局。如德寿宫置省智堂,故有李从训之徒。 -9o{vmB{ 【世赏】 书曰赏延于世,即今之奏荫之类。 -9o{vmB{ 【选调 承直郎以下,廸功郎以上,文资也。又谓之选海,以其难出常调也。 -9o{vmB{ 【未出官】 谓文学、助敎、将仕、通仕、登仕、下班、资法之类。 -9o{vmB{ 【十三阶】 右武以上,至刺史为止法。举业 -9o{vmB{ -9o{vmB{ 【治经】 春秋兼三传、易、书、诗、二礼,各以一经,仍各兼语、孟,谓之小经。若诗赋人,旧亦曾兼一经,今免。 -9o{vmB{ 【武举】 分二等。盖絶伦者挽二石以上斗力,平等者挽九斗以上可也。至日,歩射两箭,马射正背,共五箭为头场。 -9o{vmB{ 【三场】 第一场本经义三道,小经义各一道,计五道。若诗赋人,八韵赋一道,省题诗一首。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三道,仍各有格式条限。若武举则以弓马为第一场,其次七书义五道,其策三道。 -9o{vmB{ 【州县学】 即古者国有庠郷有校之义,本朝宰相王安石增制应补之法,试考升赏,与贡举不相干。庆元以来又增辟斋名,以广武举之士。盖从臣寮请也 -9o{vmB{ 【帘试】 补试中者,再于长官帘前试一次。治经人作语孟义,词赋人作省题诗。优者行食。其有任子铨试,过赴吏部帘试经义破题或有诗,亦谓之帘试。 -9o{vmB{ 【供课】 州县学生分旬习试三场,各给册子供呈,上庠亦然。 -9o{vmB{ 【堂试】 州学考试考分,将来由此升补。 -9o{vmB{ 【升补】 堂试累中人推赏,至于升入上庠。 -9o{vmB{ 【补试】 州县学春秋两放补试,白身人本经中者注籍。 -9o{vmB{ 【混补】 天下士人不限有无学籍,皆得赴试本经一场,中者入上庠。 -9o{vmB{ 【大补】 选试旧举待补及州县学等级该恩士人,升上庠也。 -9o{vmB{ 【待补】 三场内只第一场合格,及补试内只大经合格,盖恐黜下之可惜,故以此勉其学者。惟武举只弓马合格者待补,谓之一事中。 -9o{vmB{ 【私试】 毎月试一场,凡满季计三场,谓孟月本经,仲月论,季月策,并锁试于前廊,以学官主文考校,惟公试之月免。 -9o{vmB{ 【公试】 毎歳春二三月之交公试,两日三场,谓第二日论策各一道,并差外官于贡院主文,以学官干预考校。 -9o{vmB{ 【内舎】 入上庠宗学者,皆外舎生。若校定满年行食分数之人,如公试中等,即依例升补内舎,与公试榜同出,自后方得为长谕。若内舎私试连三次不中者,降为外舎。 -9o{vmB{ 【上舎】 内舎校定分数人,两年一次试升上舎。凡九月内锁院三场,以优等、平等取人,其法严于省解也。中者自后不复赴公私试,只赴上舎试,以 释褐。如入学六年得为释褐者,谓之走马上舎。 -9o{vmB{ 【释褐】 上舎试中优等者释褐,以分数多者为状元,其名望重于科举状元。 -9o{vmB{ 【神童】 十歳以下能背诵挑试一经或两小经,则可以应补州县小学生。若能通五经以上,则可以州官荐入于朝廷,而必送中书省覆试,中则可免解。 -9o{vmB{ 【覆试】 童子举及应制科人,先进呈论策卷子。如称旨,必送中书省覆试。内童子赴都堂,于宰执前,同中书省官挑试。 z ,P:i$ 【量试】 州县学略而小试其才也。 z ,P:i$ 【请举】 赴解试之谓也,古者举贤之制。 z ,P:i$ 【保头】 举人三举终场者,得为解试保头。 z ,P:i$ 【解试】 依额取人,荐名于朝廷,谓之郷贡。若从来无学籍者,经营请举,则必费力。如曾赴混补,则犹庶几于科举也。此系本州岛及第出身官主文考校。其武举只就殿歩帅前试弓马,中者然后赴锁院七书义并策。盖武举者,保官径奏名引试也。 z ,P:i$ 【漕试 转运司承集本路见任官牒送到随侍子弟及五服内亲,如州府解试法,但漕司员额颇寛容也,系选差本路官主文考校。 z ,P:i$ 【附试】 因事在他郷而未能归本贯者,皆就转运司附试,只是取人太少,却易为文才。 【免解】 在学及格,或遇特恩。 z ,P:i$ 【比试】 武举士人,先试经义一次,然后赴解试。 z ,P:i$ 【省试】 除四川外,诸州及漕司解士就礼部贡院锁试,名曰省试。 z ,P:i$ 【免省】 上舎试取中在省试前,即免省赴殿。 z ,P:i$ 【还省】 前举已中解试人,因丁忧事故之人,于今举还试。 z ,P:i$ 【类试】 四川州军解士,只就安抚制置司类省试。毕,径赴殿试。 z ,P:i$ 【殿试】 本朝例就崇政殿锁试,考试策一道,毕日唱名。 z ,P:i$ 【还殿】 前举已中省试人,因事故未赴殿者,今举还试。 z ,P:i$ 【免殿试】 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谓之龙飞榜,又尝因谅阴,皆曾免试 诣唱名。 【唱名】 谓之胪传,圣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为一班。其余逐甲,各为一班。 【恩科】 年高而到省多次,特奏名。其魁亦赐同出身。而次甲则得文学之名,俟赦文内于铨试或于铨注,即授权尉之类。亦有虽年及而未愿就恩科,亦从便,仍旧赴省。 z ,P:i$ 【三元】 解试、省试并为魁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然多是免殿故也。盖殿试以策取人,难得必魁治经义人也。 z ,P:i$ 【黄甲】 正奏名五甲也。吏部谓之黄甲阙榜。第五甲旧多贵显,故或称为相甲。 z ,P:i$ 【探花】 选年最少者二人,于赐闻喜宴日,先到琼林苑,折花迎状元吟诗。此唐制,久废。今人或谓第二名为探花者,非是。 z ,P:i$ 【担榜】 戏谓第五甲末名为担榜状元。 z ,P:i$ 【宏辞】 自唐以来有之,本朝之制尤严。上自秘书,下及俗文,无不博覧。盖所学他日翰苑并掌杂着也。锁试随贡举之歳三场。第一场麻制表词,第二场铭讃记序杂文,第三场议论,并以文字合格中选,取人无额也。 z ,P:i$ 【贤良】 即汉举贤良之制也,本朝尤严。绍兴间尝令背记九经注疏,而学者遂少。后臣寮请免之,止令记其义。锁试之日,三时六论,如五题合格,即中选。 z ,P:i$ 【铨试】 奏荫出身人,各占经, 赴春铨试,中选即参部。若是登仕郎以下,即换选人文资也。黄甲年分,则第五甲人就附试之。 z ,P:i$ 【拍试 武臣奏补人铨试弓马者,谓之拍试,并挑试律文。 z ,P:i$ 【刑法试】 奏补人愿试刑法者,兼治两小经,如中选,即入大理评事,或提刑司检法官。次第可至刑部尚书。 z ,P:i$ 【教官试】 及第出身次甲人,合试敎官者,依次试本经、诗赋,中选,即注诸州教授。 【召试】 及第出身次甲人,已歴任者,召试馆职,中选,即为秘省官。若武举人,召试合职,则为舎人。所试文字,尤精细于尝制。 z ,P:i$ 【试换】 武臣愿换文资者,如铨试之制。若奏荫人并武举及第官,愿再试出身者从便,应解试赴省。惟年劳补授及杂出身人,不许换也。医卜 z ,P:i$ 【医学】 如太武学设斋,仍如举人入试程文,于判局下又有敎授。 z ,P:i$ 【判局】 判太史局,即自挈壶灵台郎、五官正及大夫,递迁充判局。判太医局,自斋舎执事,递迁充判局。 z ,P:i$ 【国医】 此名医中选差,充诊御脉,内宿祗应。此是翰林金紫医官。 z ,P:i$ 【试补】 星学则于本局试算,造大暦,测验干象。医学则赴礼部贡院,三场选试,于难经、素问、脉经、本草、仲景伤寒论、圣惠方、病源此七经内出题。第一场则墨义三道,脉义二道。第二场大义三道,假令论方义一道。第三场假令法二道,运气一道。比之士人,止不赴殿试。其举业亦为科场。 z ,P:i$ 【局生医生】 如前试补,中则曰局生。学生入学,次第试补,迁改职事如庠序例。 z ,P:i$ 【出官】 医学出官,则补医职,注授京寺监修合官、辨验官及诸州军驻泊医官。 z ,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