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游家是我们湘省四邑游氏的分支,明朝永乐北迁时候,德诚公贴身亲护送永乐帝北迁,后永乐帝敕宫于其家醴陵北乡梢冈铺,也就是我小时候住的七进大夫弟,小时候我们家门口的石锁要五六个人才可以搬动,还有类似于杠铃的石杠铃,后来都被埋在1970盖的房子的门口;德诚公去世后葬在长沙大托铺莲花塘;其后代迁居南县南洲镇(县城)、游港镇;当年南县一部分是华容一部分是沅江,属于从湘北到湘中和湘西首府常德的交通要道,而且是湖南的粮仓,德诚公后代负责洲镇(县城)、游港镇不仅有军事目的,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将粮食随时调剂到醴陵、长沙、湘潭、湘阴这四个湘省四邑游氏负责的重要交通要道,为朝廷快捷的救济灾民,稳定湖南心脏部分的四个县;清朝的《醴陵县志》记载:我们家的先祖在清朝时期四次出谷千石救济灾民,都从洞庭湖岳阳调粮(南县南洲镇(县城)、游港镇原来属于岳阳府)。 jV(xYA3
以前就是看地图知道南县有个地方叫游港,我父亲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南县围湖造田也知道这个地名,但是他没有去联系过;我也是看清朝老谱才知道南县游家原来是我们家的一个分支;所以后来遇到南县的人就要问问南洲镇(县城)、游港镇的游家人,他们告诉我南洲镇很多游氏族人,游港就不多了,每个人都告诉我:厂窖惨案是因为日本人报复游港游家发生的。 jV(xYA3
1943年的某一天,日军的一个小队到了游港,在游港强奸妇女、抢夺财物,激起游港游家和其它姓所有人的愤怒,于是武艺高强的游港人,利用洞庭湖的有利地形,将这一个小队的日军全部打死,(我们看抗日片中,日军一个小队可以对抗中国军队一个团,可见游港的族人武艺多么高强),日本人见一个小队被全歼,于是出动两个联队来游港报复,走到厂窖的地方看到有这么多中国军队,以为他们的人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于是以为厂窖这个地方就是游港,结果出动飞机,轮船把厂窖围得水泄不通,被围的人几万人全杀了,这就是厂窖惨案。 jV(xYA3
南县的老老少少都知道游港游家与厂窖惨案,因为游港游家全歼日军一个小队的行动是民间自发的行动,没有国共两党中任何一个党的参加,所以,游港游家抗日的重大成果没有在国共两党的任何宣传媒体中提及,只留在南县老百姓的代代口传中。 jV(xYA3
jV(xYA3
jV(xYA3
清明将至,谨写此文以纪念南县游港游家那些几百年保家卫土的族人、那些默默无闻抗日杀贼的无名英雄! jV(xYA3
jV(xY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