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95阅读
  • 16回复

[历史地理]四川客家人(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正宽
 

发帖
2326
金钱
8214
贡献值
1728
交易币
18
好评度
2377
家乡
四川成都彭州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2
— 本帖被 游学京 从 岁月游家 移动到本区(2011-12-02) —
                                                                  四川客家人(转载有删节)  zGlZ!t:  
在四川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生息着一支保留着浓郁的岭南风俗习惯、至今还讲一口比较标准的客家方言的中国客家民系。根据大量史料、文献考证,四川客家人大约是在1680年至1800年左右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等地迁入的。    zGlZ!t:  
一、客家人入川的历史背景及路线      zGlZ!t:  
明末清初,四川的兵燹战乱连续长达三十多年。因为战乱、瘟疫、饥馑,四川土著人口所剩不足20%,导致千顷田地荒芜四十余年,物产枯竭,整个天府之国呈一片杂草从生,虎豹横行的荒漠景象。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清廷采取强行移民和鼓励外省人自愿移民的两项措施,发动了移民垦荒复耕运动。继湖广人迁徙入川后,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等省百多万客家相继移民入川,垦殖创业,这就是四川历史上著名的“湖(即湖广人)、广(即广东客家人)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      zGlZ!t:  
广东等省入川的客家人,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陶猗之家,并非衣食无着落的蓬门筚户。他们并不满足于暖身饱腹的安稳生活,而义无反顾地谋求开拓进取,赴川建功立业。民间和官方的文告足以说明客家励精图治、赴川建功立业的生动例证。现存的家族谱牒也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入川客家继承先贤传统、艰苦奋斗、谋求发展的精神和社会实践行为。 jp\JwE  
根据广东地方文献和四川地方志以及客属族谱等史料证实,四川客家大多数从嘉应、韶州、南雄、惠州、潮州等地区迁入。     jp\JwE  
根据史料记载,粤、闽等省客家主要从两条路线入川:一条是从粤北经湖南的汝城、桂东、茶陵、醴陵、浏阳、平江再到长江;第二条是从粤北途经湖南的宜章、郴州、祁阳、邵阳、常德再抵长江。最后,两路都经长江流域或经湖北的恩施溯江而上入川。在川东驻垦若干年后,分北上和西进两条路线迁徙。北上路线,由川东向广安、仪陇、巴中方向移动。西进部分的客家在泸县、富顺、隆昌、威远等川南地区垦殖相当长时期后,一部分仍然留在川南,另一部分顺沱江流域而上,到川西垦殖落业。入川客家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徙居落业在川南和川西地区,以隆昌为中心的川南和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这两大板块构成了今天四川客家群体的生活大本营,是闻名于巴山蜀水的客家聚居区。   jp\JwE  
二、四川客家人的分布     jp\JwE  
根据史料记载和我们实地调查,客家人分散在四川各地,主要分布川西的双流、新津、温江、都江堰、郫县、彭县、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德阳;川北的江油、三台、仪陇、盐亭、巴中、通江;川东的广安、合川;川南的荣昌、泸县、富顺、宜宾、威远、隆昌、资中、简阳、仁寿、彭山及凉山州所辖的西昌、会理等三十八县(市、区),尤其以沱江流域和成都东郊最为集中。根据史料、家族谱牒统计分析,整个四川人口主要由湖广人和粤、闽、赣、桂客家人两大部分构成,湖广人和客家人分别占四川当时总人口的40%和33%。 jp\JwE  
四川是由移民构成的省份,现在四川客家由六大部分构成:一是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客家徙居四川繁衍200多万人口;二是抗战时,以惠州十属为主的粤、闽、桂、赣客家为躲避日寇迫害迁徙四川;三是新中国成立时,南下干部中的客家定居四川;四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为了支援四川的经济建设,很多外省客家人赴川工作留居四川;五是大专院校客属毕业生受国家派遣来川工作,并长留四川;六是海外客属华侨回到祖国并在四川定居。 jp\JwE  
三、四川客家方言区     jp\JwE  
四川现共有人口8千多万人,因为湖广人口最多,故四川通行以湖北麻城话为基础的四川话(以成都话为代表),旧称湖广话(即湖广移民所讲的话)。四川话在语言学上称为四川官话,为北方言西南次方言。这是四川第一大方言。四川客家语是仅次于四川官话的第二大方言。在四川局部地区,还流行湖南老湘语,在语言学上分类为湘方言。四川汉族地区主要通行这三种方言。     jp\JwE  
客家语是我国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它是我国古代中原正宗的宫廷官话,因而与现代普通话差异最小。     jp\JwE  
由于客家人祖先大多是中原的豪门大户,在移民入川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禁止与湖广、土著通婚,同时恪守“能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宗遗训,要求在客家群体内部必须讲客家语。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客家为适应生存环境,便于对外交往,年轻人逐步学会了四川官话。年轻人所讲的客家话吸收了一点四川官话的词汇和读音。现在,客家人已与湖广人及其他民系通婚,但嫁到客属家庭的湖广或其他省籍的妇女必须学会讲客家语;外嫁他方的客家女儿和外出工作的客家人返回故里后,也必须讲客家语,这是客家语能够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     jp\JwE  
在川生活了两、三百年的客家人,在客家聚居区域内仍能流利地讲略带梅县口音的客家语,大部分人对外能讲四川官话。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浓郁而独特的客家风俗习惯。全川讲客家语的人口达150万人以上,客家语覆盖面达1200平方公里。   jp\JwE  
四、客家人对振兴四川经济文化的贡献     jp\JwE  
明末清初,因为战乱、瘟疫、饥馑,四川一片荒凉,天府之国原有的一派富饶繁荣景象荡然无存,到处是一片残破衰落、极度荒漠的景象。客家人移民入川,带来了励精图治、团结奋进的客家精神,百余万客家人同湖北、湖南移民一道,为四川经济的复苏、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在开垦荒地复耕田园的作业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jp\JwE  
由于客家来源于中原“三朝”贵族,崇尚文化重视教育,在漫长的迁徙创业生涯中,一直坚持“耕读传家”的宗旨,从而决定了客家在农耕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因而得到官方的好评。客家人对四川的开发无不表现出劬勤创业的精神,客家人不畏困难,劬勤创业,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把草木难以生存的荒山野岭改造成为稻花飘香、硕果累累的山间田园。 jp\JwE  
客家人在作物栽培和田间管理上也超群绝伦,他们根据土壤的结构、时令季节、环境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等实际状况科学地施肥浇水,因而使各种作物的产量明显大幅度增长。在官方的倡导下,土著和其他移民“仿而行之,辄效”,从而推动了以农业为支柱的四川经济迅速发展,使四川又成为名符其实的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成为全国重要的产粮区。 jp\JwE  
由于客家人劬勤创业,促进了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在成都东郊客家聚居区,原来集镇极为稀少,由于客家人垦殖创业,在康熙初期先后兴建了以西河场、仁和场(今名石板滩)为代表的一大批集市贸易场地,并约定成俗,每隔两天赶墟,进行商品交易,从而活跃了经济,反过来又推动生产向前发展。     jp\JwE  
客家人同湖广人一起,励精图治,促进城市经济的复苏。在人烟断迹十多年的成都,大力恢复发展丝绸、锦缎的纺织生产,使成都成为大西南丝绸纺织中心。与此同时,还遍地植树种花,造房建肆,商贾纷至踏来,川粮贩出,广货入蓉,尤其是客家人还把岭南的山货、广东的纱缎引入蓉城市场,使成都这一典型的消费城市演变成活跃的经济中心,“芙蓉栽插几千株,锦城不少吴泊船”,就是对这一繁荣景象的写照! jp\JwE  
四川是被崇山峻岭环绕的盆地,外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产业物种很难传入四川,外来的物产种类很少。客家人的移民入川,为四川引进优良产业物种带来了机遇。红薯、玉米、南瓜、蕃茄、土豆、洋白菜、四季豆等粮食蔬菜作物从美洲等地传入中国广东、福建后,由闽、粤客家引入四川,客家人还把原产于国外的烟草、柠檬和产于福建、广东的广柑、桔子、甘蔗、柚子、桂圆、荔枝、黄麻、木棉等经济作物带入四川,改善和优化了四川的产业结构。 jp\JwE  
四川的饮食文化璀灿夺目,明代以前的菜肴,大多以盐、姜、蒜、糖为主要调料,普遍流行微辛甜咸的味型,川人喜好以姜、蒜之辛辣,祛除自身在潮湿气候中积存在体内的寒湿,原产于墨西哥的辣椒刚传入闽、粤不久,即由广东客家引进入川,广泛栽种于巴蜀大地。在  四川很多地区,至今仍然将辣椒称为海椒,意为从海外传入的辣椒。客家人同其他移民在烹饪实践中发现了辣椒在菜肴中具有增色、溢香、提味的特点,将辣椒和花椒作为新调料共同烹调做菜,终于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以麻辣为主味型的川菜大系列,使川菜荣居于中国四大名菜之中。为了抵御四川的潮湿气候,川人从此改用辣椒代替姜蒜祛寒除湿。 jp\JwE  
客家人入川,使原有的巴蜀文化增辉添彩。梅县、五华、兴宁等地客家迁入成都洛带后,带来了嘉应五属每年春季办灯展活动的习俗,不久风行于巴蜀大地。随着斗转星移终于演变成今天扬名大江南北的成都青羊宫灯会和自贡恐龙灯会。   jp\JwE  
五、四川的客家会馆、宗祠和民宅     jp\JwE  
四川是由移民构成的省份,清雍正年间,移民总数占四川总人口的80%以上,湖广移民最多,来自粤、闽、桂、赣客家人仅次于湖广。外省人移民入川后,因语言的差异、地域的生疏、环境的不适,都自发建立同乡会馆组织,以联络乡谊为内涵的同乡会馆便应运而生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江浙会馆、西秦会馆,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在中国所有民系中,唯有客家人最崇奉团结,以南华宫为冠名的客家会馆纷纷出现在巴蜀大地,客家人为了表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往往把南华宫的大门开向东南方向,时时遥望闽、粤故土。 jp\JwE  
成都、重庆一些大城市的客家会馆还兼有行业商会的活动场所的功能,客家会馆对于四川的近代市场经济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 jp\JwE  
客家会馆的修建对于继承发扬客家精神,维系四川客家民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客家移垦文化延续至今的有力见证。经过两百多年的战祸浩劫和风雨剥蚀,成都东郊洛带镇、金堂土桥镇、广汉市、三台县潼川镇等地的客家会馆(南华宫)至今保存完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近二十所客家会馆。这些会馆中,尤以成都洛带镇的南华宫令人赞叹。 jp\JwE  
由于客家人源于西晋、李唐和赵宋三个王朝的士大夫阶层,特别重视维护宗亲家族的团结。入川后仍然不忘弘扬宗情、泽惠家族的传统,各宗氏都要续族谱建祠堂。宗亲祠堂的建造往往有三种模式:一是跨州县联合建祠堂。二是各支系联合建祠。三是单个支系建祠。客家祠堂正厅设有神龛,摆放列祖列宗的神位,还有餐厅、客厅,以方便族人祭祀团拜,叙情聚餐。 jp\JwE  
此外,具有中原和岭南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宅建筑到处可见。如果身临蜀地,即可目睹客家建筑风格的民宅有:成都东郊石灵寺碉楼、涪陵市明家乡双石村瞿九畴土楼、仪陇县朱德旧居李家湾碉楼、广安县龙台寺杨森故居碉楼、巴县木洞镇蔡家碉楼高达七层,颇为壮观。南华宫、客家祠堂、民宅及其聚会活动,构画了四川客家文化色彩斑斓的画卷,对于维系四川客家民系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jp\JwE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6202
金钱
66792
贡献值
1063
交易币
0
好评度
960
家乡
福建福州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2-02
谢谢上传,学习了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2-02
感谢上传分享,该文对研究四川移民迁徙有重要参考价值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钜贤

发帖
7066
金钱
66941
贡献值
1222
交易币
4
好评度
1075
家乡
台湾宜蘭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2-02
謝謝上傳分享
為游氏家族而努力,發揚先祖奮鬥之精神 。
廣交宗親好友,歡喜來泡茶 。
离线游江

发帖
2763
金钱
63118
贡献值
1100
交易币
186
好评度
495
家乡
福建省永定县大溪乡太联村西科朝东楼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2-02
游正宽是客家人吗?



发帖
8485
金钱
65610
贡献值
3218
交易币
14
好评度
5367
家乡
湖南株洲姚家坝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2-02
学习了,谢谢上传 jp\JwE  
待人以真
离线游正宽

发帖
2326
金钱
8214
贡献值
1728
交易币
18
好评度
2377
家乡
四川成都彭州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2-02
回 4楼(游江) 的帖子
游江:游正宽是客家人吗? (2011-12-02 13:28)  jp\JwE  
jp\JwE  
宗亲们好,谢谢关注。我很可能是游进@那支从迎富入蜀的沃佐公系,老家是距新繁10公里内的彭州,小时候总听说祖上来自福建,并且族内各种亲属之间称谓非常怪异,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像闽西方言,其他姓氏和另外的游姓都不是这样。

发帖
8456
金钱
107166
贡献值
2196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家乡
福建平潭县白青南盘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2-02
也得看看客家人的资料。
《中华游氏网》微信公众号为:《游氏网》。
欢迎各栏目版主与会员投稿,邮箱:380515888@qq.com
福建游氏QQ交流群:15633809
离线游正权

发帖
3759
金钱
39899
贡献值
73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36
家乡
重庆市永川区外环西路88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12-02
谢谢,分享了。
我是入川尊祖友贵第25代后孙,尊祖于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5年)从世居地江西府吉水县迁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后于洪武4年迁至原四川省重庆府永川县松溉镇洞口。
离线游江

发帖
2763
金钱
63118
贡献值
1100
交易币
186
好评度
495
家乡
福建省永定县大溪乡太联村西科朝东楼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12-03
回 6楼(游正宽) 的帖子
游正宽:宗亲们好,谢谢关注。我很可能是游进@那支从迎富入蜀的沃佐公系,老家是距新繁10公里内的彭州,小时候总听说祖上来自福建,并且族内各种亲属之间称谓非常怪异,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像闽西方 .. (2011-12-02 15:57)  jp\JwE  
jp\JwE  
如果源自闽西,那应该是客家人了,至少也是客家后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