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洛阳出土北宋游安民游师孟父子墓志考辨——程源源
游春波发表于 2024-04-17 16:20
【摘 要】
民国时期出土于洛阳的北宋游安民、游师孟父子墓志,详细记载了他们的生平、世系、宦游经历及婚姻情况。游安民墓志志石今已无考,只有志文留存。游师孟的墓志形制为楬形墓志,篆额题为“墓记”,反映了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为规避《政和五礼新仪》对墓志的使用限制所采取的一种方法。游氏父子皆以门荫入仕,游安民经历了8次迁转后官至朝请郎,以朝奉大夫通判宁州,他的仕宦经历反映了宋代选人改官考任情况的复杂性;游师孟以宗室女婿获得门荫资格,他的仕宦经历反映出徽宗时期小使臣的任职情况。从史学视角分析来看,游氏父子的墓志中体现出宋代官员非常重视归葬祖茔、孝道和风水,士大夫阶层多以文官和文人来构建人物形象,这在宋代重文的社会风气下是较为普遍的墓志书写模式。

【关键词】北宋游师孟墓志游安民墓志形制形象构建

作者:程源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殷都学刊》2022年第3期
民国时期,河南洛阳出土了北宋游安民墓志,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四编》卷六、《全宋文》收录其文,《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载其出土地点及墓志简介,但其志石实物下落不明。游安民之子游师孟墓志亦出土于洛阳,志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由傅忠谟于1950年捐赠,《芒洛冢墓遗文四编》卷六著录志文,《北大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收其著录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墓志卷》发表了该墓志拓本及录文。游师孟墓志作为传世文物,虽然其出土发掘情况已不可考,但其墓志的形制及内容仍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学界对这两方墓志的研究仅是作为研究的一个样本,未对这两方墓志进行专门探讨。本文试对游师孟墓志志石形制和游氏父子墓志文进行分析,从志石形制特点的分析、揭示北宋时期墓志形制的发展演变情况。结合相关文献史料,对墓志文所反映的游氏父子家世、仕宦、婚姻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考辨,从北宋后期散官的授予、文人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探讨当时的社会观念及价值取向。

一、
游师孟墓志志石概况游师孟是北宋晚期的一位低级文官,卒于宣和元年(1119)三月二十五日日,享年三十四岁。游师孟墓志志石保存完好,未见志盖。志石高85.31厘米,宽60厘米,正书志文共18行,满行22字,共328字。篆额为“游公墓记”,首行题“宋故承节郎提辖开封府开封县居养院游公墓志铭并序”,由洛阳段诲(事迹不详)撰文。由于游师孟墓志并非考古发掘品,因而其确切出土时地已不可考。但据墓志文中“以其年六月十五日,葬于洛阳县杜泽村先茔之次”可知,他是葬于洛阳县杜泽村其先人墓旁。据《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所载,游师孟的父亲游安民“以其年六月十五日,葬公于洛阳县贤相乡杜泽村,举寇氏袝焉。”符合游师孟墓志所载下葬日期及地点。游安民的墓志是在“洛阳北十二里盘龙冢头村西出土”,游师孟既是袝葬于此,那么这也便是游师孟墓志的出土地点了。

图一 游师孟墓志图片
游师孟墓志(见图一)首行题“游公墓志铭并序”,而篆额为“游公墓记”。墓志和墓记并不完全等同。墓记又称封记,较早的墓记可追溯到东汉延平元年的(106年)贾武仲妻马姜墓记。赵超先生认为,当时的墓记从文章体例和内容来看与后世定型的墓志十分相似,只是还没有以墓志称呼罢了。“游公墓志铭并序”说明包含序文和铭文,是非常严谨的称呼,往往是士大
下一页 (1/5)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