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游氏及迁徙考证
游泽坤发表于 2017-10-30 10:57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游氏及迁徙考证
游泽坤
【编者按】中华游氏公众号将陆续发布游氏源流的考证信息,请全国宗亲予以关注。因现在网络特别发达,很多未经考证的源流信息通过发布,充斥网络,给各地宗亲以错误的导向,影响各地游氏上源的信息收集。敬请各宗亲以中华游氏公众号发的源流信息为准,也欢迎各地宗亲积极参与统谱进程的上源梳理过程。
五胡乱华(公元304年一439年)期间,汉民族遭到毁灭性屠杀!汉族民众由西向东,再由北向南大量逃亡迁移。中原鼎沸!这其中包括居住在西北和北部地区的游氏。
先说前赵。刘渊于公元304年举兵反晋。311年刘曜、石勒等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316年攻陷长安,俘虏晋愍帝,灭亡西晋。游子远在此期间倒戈反晋,为前赵立下汗马功劳!317年刘曜即位,国号赵!游子远仕途直上,被封为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左冯翊,大荔县人)此时前赵的疆域边界东至河南新安!中原人心慌慌,流离失所。
再说后赵。公元319年,石勒称赵王。史称后赵。329年石勒灭前赵。悲剧的是游伦、游统两兄弟(肥乡人)为后赵政权石勒服务,后被石勒斩杀!可以设想,在后赵生活下的游氏,是何等的处境! 此时后赵的疆域已扩展到安徽合肥,与晋为界!
史料记载,在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汉民族大量向江苏、安徽、江西等地迁徙!其中包括游氏。游氏一部分逃到广陵(今扬州)、金陵(今南京)等地。一部分逃至安徽、江西等地。后来游氏在隋朝时期的扬州形成了望族,是当地四大姓之一!说明了什么?游氏的迁徙与历史事件有关系。同时也说明游氏是从西北和北方迁至的! 都昌广二公族谱就证明了这一点!谱载,我游氏于中原鼎沸之时,从荥阳迁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又称历阳)。公元318年广二公来饶州为官。因五胡乱华,后隐居都昌凤凰山。
正因为有了这次大的迁徙,很可能导致了五代十国时期,游氏分别在吴国、南唐、后周、宋朝等为官!很多地方迁出地都指向了南京、开封等地。因此,从大概率上判断,在江苏、安徽有更多的游氏!只是还沒发现。读历史史料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游氏的迁徙路线。
根据迁徙路线大致可判断出时间的先后。同时也可大致判断出是来自冯翊郡还是广平郡。比如,前赵的游子远和前秦的游钦就是冯翊郡。而后赵游伦、游统兄弟和后燕的游鳝则为广平郡。以此也可推断出大致的分布。供参考。
游氏在三国时代和晋代,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游殷、游楚父子。还有陇西太守游楷。在金城(今兰州)形成了大族。是陇西的一霸!
这些先祖均为冯翊郡人。但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广平郡家谱中,到目前没发现一家记载与其有关系。更无世序关系!只是作为历史人物作记载。
广平郡是游氏家族的主世系。这是游氏源头上的问题、事件造成的。因为长子眅公犯错被杀,爵位由次子吉公继承。剥夺了眅公之子游良的继承权。削官为民。此后这支未进入主世系。但他确确实实的存在!统谱需要纳进来!这是游氏的一家兄弟!也就是说,放下历史的包袱!注:虿公长子,游眅(pan),次子游吉。
(图片是编者从百度下载的,以使宗亲更了解第一次游氏的大迁徙过程)
历史背景补充: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五胡乱华——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4%E8%83%A1%E4%B9%B1%E5%8D%8E/741526?fr=aladdin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回帖(25):
25楼:好
24楼:正能量
23楼:以史实为据,探源求证,统谱树宗,非常了不起的

全部回帖(25)»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