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迈三公源流探讨
游清波发表于 2016-05-27 22:42
2016年5月1日在江西南丰参加中华游氏家谱网管理人员暨统谱创建工作会议期间时,跟漳平游宗标宗亲进行了迈三公源流交流,后又跟祖地宗亲进行了迈三公源流探讨,漳平游山家谱记载始祖迈三公于宋乾道九年(1173年)由江西丰城西桥头麦桥村徒居福建尤溪县清水麻翁坪,如今已发展到迈三公43世,总人口约5000人,后裔分布在福建漳平、龙岩、大田、尤溪等市县的十多个村庄,首先我申明对迈三公的源流没有深入的研究,仅看其谱,发现其源流有如下几点疑惑,望与宗亲一起探讨,理清迈三公源流:
1、通过与宗标宗亲交流得知,本支已发展到迈三公第43世,我想这不用看家谱便能大概知道这支应有一千一百多年以上历史,是涉唐游氏,可是打开家谱发现,家谱是这样记载的:始祖迈三公于宋乾道九年(1173年)由江西丰城西桥头麦桥村徒居福建尤溪县清水麻翁坪。只有八百多年历史,不敢相信,会差这么远,比正常情况差近三百年。
分析福建最早的几支情况:福建建阳长坪富垅村,始祖是游匹公,约生于813年,唐末入闽,现发展到匹公40世;福建莆田紫霄村,始祖游植公,约生于808年,唐末入闽,现发展到36世;古田东山游氏,始祖恭公,生于877年,唐末入闽,现发展到41世;福清塹柄村,始祖秦公,约生于870年,现发展到41世。江西高安敬立公,约生于870年,现在洪石村发展到39世,樟树斫溪村发展到42世;高安肇公,约生于873年,其炉下村发展到肇公38世,双唐村39世,回山村37世;高安挂山村,始祖国高公,为大托公八世孙,其谱记载大托公约生于949年,已到大托公39世。
通过比较发现,涉及唐游氏发展均在40世左右,年率在28-33年每代,当然人类发展是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力发展、教育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发展多少有些不平衡,但总体还是有规律的,在相同条件下,发展应是一致的。始祖1173年迁徒,在短短800多年就发展到43世,还没见过,疑家谱记载始迁年代有误。
2、漳平游山谱记载八世孙金十生不祥,宋淳熙四年(1177年)葬麻翁坪,按享年70岁算,金十约生于1107年,比1173年迁居清水的迈三公都要早。
3、世次年率分析:
迈三公1173年迁尤溪清水,据此迈三公约生于1140年,到现在最快的43世,平均年率20.7年/代,这个年率不正常。跟福建建阳富垅村、莆田紫霄村,古田动山村,大托公系及敬立公系等比较,发展要快得太多。迈三公若安26.8年/代的年率计算,迈三公应是884年左右生人,从24世环十公葬于1561年,约生于1500年,到现在43世,平均年率26.8年/代,这一段世系是正常的,那么从一世到24世,只用了388年,平均年率16.8年,这个就太不正常了,这需要24代,代代都15岁结婚,第一个都生男孩,这个速度在帝王世家也做不到,何况普通百姓。所以比较结果显示迈三公1173年迁徒时间是有问题的,迈三公系最早的谱是明正德六年(1511)修的,当时已发展到迈三公24世了,难免不出错。
4、尤溪双山谱记载,鼻祖是魁七公,龙岩岭后村谱记载鼻祖也是魁七公,但岭后村谱序记载说,魁七公早年由江西去福建建阳找本族九言、定夫公,有意要定夫、九言安排住居问题,二公未安排,不得已奔永安清水定居。能见到定夫公(1053-1123),九言公的(1142-1206)应生于1100年左右,当然同时见到定夫公和九言公是不可能的。魁七公由江西迁永安清水这点与漳平游山谱记载不一致,游山头谱记载是迈三公由江西丰城始迁永安清水。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回帖(48):
48楼:族谱表象后面的问题的确值得研究推敲。
47楼:游清波:钦锋宗亲,我认为要使我们的先祖雁过留名,主要还是靠子 ..
46楼:游清波:钦锋宗亲,我认为要使我们的先祖雁过留名,主要还是靠子 ..

全部回帖(48)»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