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游述是广平始祖的可能性略考
不断翻刻、抄写、重修、注解的纸质文献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印迹,我以为此为书证;经世不忘、代代口传、以身践行的家国神迹和传说,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印迹,我以为这是精神证据;
当书证现歧义、口传也语焉不详时,往往出现越解越惑的状态,于是各执一面极难融合,于学术而言叫争鸣,于源流而言叫争论。这是历史与源流爱好者的痛苦和无奈。
无奈之余,转而寻找更直接的证据,姑且称之为物证,能算物证的,我想是一些包括碑刻在内的文物,次之为碑刻拓本,再次之碑刻临摹本,又次之为介绍碑刻的金石学文献。
查考金石学文献之先,书证中的一条信息,引起了我的好奇与迷惑,即唐代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于元和七年(812)成书的《元和姓纂》,其中关于游氏的一条:“广平后魏河南尹游迷(一说游述)始居广平六代孙后魏尚书明根……”
仅从字面而言,“始居”二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1、本人原先居住地;2、第一个开始居住者。
尽我所能,未能找到关于魏河南尹游迷(游迷)的任何书证,能入唐代官方编撰的姓谱,非官即富,我不禁怀疑游迷(述)的真实存在,转向金石文献碰碰运气吧。
说到金石学,我能想到的最早者是两宋之际的赵明诚,还是从他的夫人李清照开始了解他的。赵明诚和他的父亲都是金石痴迷者,收藏有大量汉至唐碑刻拓本,但大部分失于北宋季金乱,李清照带到杭州的15车藏品,也因生计而变卖失踪了。好在有夫妇合撰的《金石录》存世。
真没想到,这部《金石录》竟然收录有魏游君……
一、唐·林宝·《元和姓纂》
1、概略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
唐林宝撰。宝,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序称元和壬辰岁,盖宪宗七年也。……但宝以二十旬而成书,援引间有讹谬。且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至原序称皇族之外各以四声类集,则李姓必居首卷。今独无一字之存,殆修《永乐大典》时已佚其第一册欤?然残编断简,究为文献之所徵也。(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
四库的编者非常客观地介绍了这部书,唐代重门第,此书大部分据各自谱牒所载,附会攀援在所难免,因此研究源流其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但考其具有官方编撰的性质,抑或当时士子仕进时官方当做了家世依据,在无较之更可采信的依据出现前,以此为蓝本也并无不妥。
该书关于游氏的记载,有史记载的,我们能够发现其相异之处,比如游雅与游明根关系一说,与《魏书》等还是存在些许差异的,但非本文所研究的,暂且略过。
未见之于史者,游述是本文的中心。
2、游迷年代考
《元和姓纂》载:“广平后魏河南尹游迷始居广平,六代孙后魏尚书明根”。
六代孙游明根(417年—498年),我们按20~40岁一代推,游迷的生年区间大约是公元217年~317年,即是大约是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年)至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316年),基本凑巧跨越整个魏晋时期。
后魏即北魏,其开始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 386年。如果游迷最晚生于316年,尚能够谈得上“后魏游迷”,但此时他已70岁,这种极限的可能性是偏小的。
再来考虑前魏,即三国曹魏,曹魏立至灭时间为公元220年~266年,跨度大约46年,即游迷在曹魏初生,到曹魏末出任较大官吏,时间准备是充分的。
鉴于曹魏和北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