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游理民的个人主页

http://chineseyou.com/u.php?uid=10542  [收藏] [复制]

平潭游理民

  • 239

    关注

  • 172

    粉丝

  • 229

    访客

  • 等级:元老会员
  • 总积分:18110
  • 男,1968-09-13

最后登录:2023-03-02

更多资料

日志

平潭纪实

2013-05-23 16:52
中国平潭岛
一片浩浩淼淼水域,星星点点岛屿,海阔潮平,天风吹梦。
每天,当太阳从台湾海峡东边冉冉升起,它的第一缕阳光总是最先照射到海峡西岸这座若隐若现的岛屿上。
赶海的平潭人开始迎接新生活的一天,欢快、喜悦、活力、奔放,充盈着这片海天相接的仙山琼阁。
千年等一回。
啊!忽一日,平潭岛沸腾起来了……
(推出片名:《中国平潭岛》)
2009年5月14日,北京传来喜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海西战略由区域战略跃升为国家战略,预示着海西经济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作为中国又一新的经济板块将强劲崛起。
纵观海西战略整体布局,平潭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策在平潭创办综合实验区。
2011年3月,囯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实施特殊灵活的对台政策措施,积极探索由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凝聚两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两岸民众的“共同家园”。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意平潭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在创新通关制度、税收政策、财政投资、金融合作、方便台胞往来及土地配套等诸多领域,赋予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
显然,平潭综合实验区因台而设,为台而兴,面向世界。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之际,中国沿海经济战略的这一大手笔、大举措、大布局,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再出发。
海内外为之瞩目!
平潭地处福建沿海中心突出部,扼“海上走廊”台湾海峡与闽江口咽喉,为太平洋西岸航线连接东海与南海海上航线的中枢区位,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平潭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及702座岩礁组成,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孤悬海上,素有“千礁岛县”之美誉。
主岛海坛岛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陆域面积324.13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香港本岛或2.5个厦门本岛),其中可开发建设用地约160平方公里;若囊括周边主要岛屿,开发建设用地可增至200平方公里,开发潜力巨大。
平潭岛作为中国第五大岛、褔建第一大岛,主岛海坛岛形似“麒麟”,其最东端的东澳猴研山,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之处,距台湾新竹南寮港仅68海里。正是:隔海相望,近在咫尺!
“海蚀地貌甲天下,海滨沙滩冠九洲。”
抬眼望去:清风徐来,海不扬波,绵延而去的一个又一个港湾,镶嵌着数十公里长的金黄色天然海滨沙滩,让人蓦然间产生“东方威尼斯”的奇思妙想。
从空中俯瞰,平潭岛海岸线逶迤曲折,与湛蓝的大海若即若离,若漂若浮,那么浪漫,那么清澈,那么纠缠不休,时而嬉戏激起一簇簇浪花,时而又如苍桑老人望洋兴叹……
当您漫步海滩,细观起起落落的海潮,无边无垠的波浪簇拥着、搏击着海岛,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是历史的约定。
平潭素有吉祥岛、财运岛、有福之岛诸多称谓。
追溯历史,平潭岛一直为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已被辟为福建对台贸易主要口岸之一,渔、农、盐、商诸业兴旺,与台湾民间交往十分密切,宗教信仰趋同,文缘、法缘、商缘一脉相承。
改革开放以来,平潭岛最早设立了台轮停泊点,对台小额贸易一度位居沿海各停泊点前列。
鉴古知今,彰往考来,平潭岛似乎企盼着推开“命运之门”的那一天……
这是时代的选择。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高蹈宏阔,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深刻转型,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将梦想成真——值此历史关头, 平潭岛有幸成为两岸交流大通道的“跳板”与中转枢纽,跨海牵手台湾宝岛,纵深延展大陆腹地,既促进海西经济区的发展, 又带动海峡两岸的繁荣。
这是海峡西岸又一颗璀璨明珠。
褔建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起步于本岛,统筹在区域,举全省之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
作为海峡西岸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主题词即为“先行先试, 综合实验” 八个字:将在经济、社会、文化诸多层面创新机制。同时,借鉴“自由港”模式,倾力打造体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囯际化海滨新城。
历史就这样向世人展现梦想。
“平潭速度、平潭质量、平潭效益”——犹如一阵越来越欢乐的飓风,摇撼着这片海域与热土。
“靠泊内陆,连接台湾”——首要之举,让海岛变通途!
显然,平潭岛像一艘巨舰泊于海上,眺望大陆与台湾。规划建设中的两座海峡长桥像两条缆绳连接内陆,而设计中通往台湾的海底隧道则有如一条更长的缆绳,将台湾紧密相连。
2010年12月25日,跨海特大长桥平潭海峡大桥,与渔平(渔溪至平潭)高速公路终于同步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往昔进出平潭岛依靠轮渡的历史。
平潭北面的海峡二桥为对外联系的第二通道,将建成长乐至平潭、福州至平潭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届时,横跨16.3公里海域的公铁大桥,犹如一道彩虹飞渡,将平潭与福州更紧密地连接起来——未来的平潭岛将纳入省会褔州半小时生活圈。
平潭岛内交通体系,将构建成“一环两纵两横”的快速综合运输网络——
“一环”为高等级环岛景观公路,以环绕海坛岛海岸线为主,全长近百公里,双向对开,两侧设置50米宽绿化带,依地形设置绰约多姿的城市雕塑。
“两纵”为南北向的坛东、坛西大道;“两横”为东西向的渔平大道、福平大道。“两纵两橫”规划为城市快速路。
主岛内将规划轨道交通系统,全方位串联起城市各组团区。
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热火朝天地铺开。
(字幕:福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集水面积1340公顷,原总库容1641万立方米,通过清淤扩容,总库容达到2000万立方米。)
岛上雨水收集工程启动实施。闽江应急调水工程已通水,2013年一期引调水工程建成之后,预计从褔清引入的日供水量将达到11万吨,可充分满足实验区近期开发建设的用水需求。同时,日供水约60万吨、从褔州大樟溪引入平潭岛的二期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正快速推进,2012年底将正式动工。
平潭为国家新能源开发试验岛,风力资源十分丰沛,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在100万千瓦以上,已投入运营的风力发电装机总量达10.6万千瓦,在建4.8万千瓦。
平潭综合实验区凭借海洋、海岛、海湾的自然地理风貌,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原则,围饶“绿屏绕城、内湾筑城、山海融城”的理念,先后邀请美囯、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的数十家知名设计机构参与规划设计,经两岸三地专家论证,博采中西众长,融汇两岸特色,极致演绎“麒麟驮宝、海峡明珠”的城市设计主题。
可以想见,他日之平潭岛,一座生态宜居、魅力四射、为两岸同胞引以为骄傲的“自由贸易港”将屹立于东海之滨。
平潭澳前2万吨级快捷客货滚装码头,经过9个月填海造地、量身定做,于波翻浪卷的大海中突兀而起。
2011年11月30日,对于平潭人乃至海峡两岸的同胞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大喜日子,海峡号客货滚装船首次直航台中市。
这艘由两岸商家共同经营、目前世界上科技含量高、双体飞翼、航速最快的客货滚装船“海峡号”,从平潭直航台中,航程仅2.5小时——平潭成功开辟了又一条两岸海上直航的快速路径。
显然,“海峡号”起航,开启的是一种新生、一份希望,更带给一衣带水的两岸同胞踏浪相逢的喜悦和欢欣。
为构建便捷的交通体系,实验区规划预留了对外联系的第三、第四跨海通道和支线机场场址。未来的平潭对外交通,将形成面向大陆、通达台湾的双向陆路通道,以及高效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平潭已成为两岸直航的主通道!
毋庸置疑,平潭综合实验区释放出的众多利好信息,已在海峡东岸形成强大的磁场幅射效应——
驰誉全球的大型高科技跨国公司台湾冠捷科技集团,继在北京、厦门、武汉、苏州、宁波设厂形成“五角星形”强大的生产供应链后,又捷足先登,与台湾纳米科技、台湾安稳电子,共同在平潭创建台湾科技园,计划总投资16.84亿美元。
投资73亿元人民币的协力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工,拟建芯片产业区、下游产业区、五中心一平台、配套综合区和配套生活区等五个功能区,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分装、液晶平板显示器等台湾优势产业的研发生产。
以“全程品管,全程服务”经营理念赢得市场信誉的台湾最大地产商远雄集团,与世茂集团合作的“海峡城”综合体项目工程,将投入资金150亿元人民币。
两岸合作办学前景喜人:平潭海洋大学正在抓紧筹建中。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旅游学院”,福建工程学院与台湾云林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工程学院”,已于2011年开始招生。福州大学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创办的“海洋学院”,2012年也开始正式招生。
台湾中华电信、台湾佳格食品、台湾东森集团等商家纷纷抢滩平潭,洽谈重大合作项目。
台湾相关行业对前来平潭投资兴办信息保税港、旅游度假酒店、老年养生、文化创意、农特产品深加工、园林绿化等项目尤其兴趣浓厚。
多达200多批次2000多人次的台湾客商纷至踏来,实地考察,洽谈经贸,总投资额已超过600多亿元人民币。
毫无疑问,平潭综合实验区已成为海峡两岸商家所青睐的投资热土。
“涨潮声中万国船”——福建泉州古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站,曾经书写了如此绚丽的历史传奇。
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平潭作为海峡西岸的“自由贸易港”,将创造属于自已的当代辉煌!
显然,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直接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切与支特——
总书记强调平潭综合实验区要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比较有利于开发、开放的机制,创造好的发展条件。
中央领导,或作出重要批示,或前来平潭视察,明确指出平潭的定位是国家开发战略,要求平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先行先试,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列。
更多热切关注的目光来自四面八方:短短两年间,2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30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入岛考察;囯家发改委等30多个囯家部委先后入岛调研。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不辞辛劳,一次又一次上岛召开专题研讨会,实地考察,问政于民,共商开发大计。
2012年阳春三月,褔建省省长苏树林率团赴台参访,一路走来,“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人们反复提起的热词。
(字幕: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至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平潭开发建设;福建省政府则承诺:未来10年将平潭所有税费收入留给平潭支配。)
显而易见,平潭综合实验区从孕育、呱呱坠地到成长壮大,始终释放出一种美丽、理想、生机与希望。
2012年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信息如此令人振奋。平潭正式启动“四个一千”人才工程:即面向海外引进1000名专才、1000名高层次人才;从省内选派1000名年轻干部,培训1000名实验区人才。
同时,实施特殊政策,让更多的台湾企业进岛,全面打造“台湾民众第二生活圈”的环境,包括:台湾机动车到平潭可换临时牌照上路;实行人民币与新台币双币制;允许持有台湾建设、医疗等专业人员持台湾证照执业……等等,无不令人心向往之。
(此处画面:平潭步行街、台胞赴平潭旅游团、台湾小吃、台胞收看东森电视…同时配以《梦想启航》第一段插曲)
无疑,平潭提出建设“共同家园”的愿景,乃大陆、台湾两岸牵手、共襄盛举的福祉。
平潭,正在开创未来。
平潭,延揽八面来风。
壮怀万里,云路千程。平潭的设计者与建设者都肩负着一种使命感:3年实现对接,5年初具规模,10年迎来大发展、大开放、大繁荣。
未来不是梦。
金井湾,吹沙填海,沧海变桑田——海峡两岸第一座经济一体化示范城“海峡如意城”即将拔地而起。
试想,当我们款款步入“海峡如意城”概念厅,如临未来之城:光纤和无线“双网覆盖”城市网络构建起平潭海峡云端平台,实现海峡如意城整体智慧功能。
(字幕:“云技术”开创全新商业模式,将使平潭成为“台湾商品转口贸易物流基地”。而海峡云生态广场,则成为两岸首个国际级云生态主题购物广场,将为台湾及世界最新产品提供展示和贸易窗口 。)
云生态住宅,拟用智慧和绿色为居住者构建全新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海峡如意城将按照美国“LEED”标准设计建造,通过基地保水、雨水收集、中水回收利用、水源热泵等高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太阳能、风能、海水等清洁再生能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环保。
人们期待着:莫非在造人间天堂?!
大哲学家尼采曾为世人留下一句名言:行动就是一切!
遥想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诗人余光中曾无奈地吟唱:“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啊!时移世易,山海交响——北有平潭,南有厦门,海峡这一湾浅浅的碧水,正呈现出一片星光闪烁的景象,多么灿烂,多么壮观,多么迷人,将会演绎出多少诗情画意、美轮美奐的人间奇迹呵……
本版图片均为航拍图片
分类:默认分类|回复:0|浏览:536|全站可见|转载
 

下一篇: 岚岛时评

上一篇: 海韵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ertificate Copyright Time now is:06-02 19:56
©2003-2011 游氏网 版权所有 Gzip enabled 赣ICP备2023006111号-1 赣公安备案号36102102000073 Total 0.093750(s)